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閒话烟雨/圣母百花大教堂\白头翁

2021-02-09 04:24: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意大利的城市无论大小,都有一座仰望的教堂,似乎是每座城市的亮丽风景。

  佛罗伦斯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不但见证了这座城市中世纪的过去,也曾历文艺复兴的昨天,更昭示了文化和宗教,艺术和历史的规律。

  圣母百花大教堂最耀眼的地方之一是那高高的穹顶,巨大的橘红色的八瓣灯笼状的教堂天罩,在朝霞中彷彿是从天边飘来一片灿烂的桃花红;在落日后的夜幕之中,又显出一片光灿灿的暗红色,在灰蓝色的天空下显得深沉稳重。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世界第三大教堂,十五世纪建成时,千万里来朝拜的人,都会为抬头一望而拜服。只有到了佛罗伦斯,推开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天堂之门”,站立在主教座堂广场上,静静地瞻望圣母百花大教堂,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昇华飞跃的感觉,天地之间,白云蓝天之下,橘红色世界之上,唯“百花”独尊。

  “百花”能拾级而上,当站在金十字架下,当站立在金色圆顶之上时,会让人感到:整个佛罗伦斯尽在眼底。“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天地。”滕王阁不复在,而“百花”却长在。从佛罗伦斯走出去的米开朗基罗就是模仿“百花”而设计了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他也由衷地讚歎:“可以建得比它大,但却不可能建得比它更美。”

  正是在这座“伟大”的教堂中,拉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序幕,具有拜占庭风格的圆顶建筑在当时被教会视为不伦不类,离经叛道,却也开创了欧洲建筑的新时代。   圣母百花大教堂敲响了中世纪教会专制统治的丧鐘,又迎来了文艺复兴的光明和曙光。中世纪的教会多少次阻挠,但文艺复兴的大潮如湧动的春潮。当时著名的建筑师瓦萨里颇有含义地说:“这个穹顶同四郊的山峰一样高,老天爷看了嫉妒,一次又一次用疾雷闪电轰击它,但它屹立无恙。”

  佛罗伦斯真美,其美在文化宗教的历史积澱,美在文艺复兴的辉煌灿烂。

  佛罗伦斯著名的广场上,到处都是走下神坛的人,走上神坛的兽;到处都是表现诗的神坛,到处都是表现人与神的神话。

  本韦努托.切利尼的雕像《珀尔修斯与美杜莎》,珀尔修斯左手高举着美杜莎的人头,彷彿还在滴血。而两大力士的生死搏鬥逼真,那是力量与力量的较量,正邪的搏鬥。大型石雕《大力神海格力斯与半人马涅索斯战鬥》每一块肌肉,每一条筋脉,每一块骨头,甚至每一根毛髮,都充满着战鬥。那就是人头马,古希腊神话的怪物。

  海神高高耸立於王宫广场中央,蔑视一切,彰显威武力量,周围簇拥在他脚下的各路神座,都在海神站立的马车周围效力,无论海神如何狂傲,把自己的肌肉隆起得像山丘,但与不远的一尊大卫像相比,海神的力量像是故意摆弄的,形象是故意拿捏的,动作是骄傲做作。佛罗伦斯到底是有多少露天的雕塑?每个广场上,每扇大门外,每条小巷中,每片花丛裏,每座楼房上,似乎都站立着各种各样神的、人的、爱的、恨的雕塑。佛罗伦斯,只有佛罗伦斯堪称艺术之都。

  (“感悟佛罗伦斯”之五,标题为编者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