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反美阴谋》启示\陈 安

2021-02-09 04:24: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菲利普.罗斯的长篇小说《反美阴谋》中文版。\资料图片

  在一月六日大批暴徒衝击美国国会大厦事件留下的视频中,我看见在大厦附近的一个地方矗立着一个绞架,绞索在风中动荡,似在等待着谁。惊惧之余,即刻就想,要给谁上绞刑?

  翌日读报,见诺奖得主克鲁格曼的专栏文章写道:“唐纳德.特朗普确实是一个法西斯主义者──一个愿意使用暴力来实现其种族主义目标的独裁者。”特朗普,一个法西斯分子?立刻联想到二战时期那些德国纳粹分子,想到那些被处绞刑的法西斯头目,一个疑惑倏然而至:国会山前的绞架是为特朗普準备的?

  这座绞架太有象征性了,它要绞杀的不就是美国人民几百年来努力维护的民主自由制度吗?它也象征一旦白宫由法西斯分子霸佔,这个国家就会立时蜕变,会出现绞架林立、枪炮轰响的可怖景象,衝击国会的暴徒们不就是携带棍棒、枪支、弹藥,準备大幹一场吗?

  由此,我想起二○一八年去世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我是其长篇小说《反美阴谋》的译者,此书去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说实话,开始读其书我觉得他虚构得太厉害,竟不顾历史事实,让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竞选总统成功,把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赶下台去。林德伯格实有其人,一九二七年驾驶“圣路易斯精神号”单引擎飞机由纽约飞至巴黎,成功完成世界上首次跨越大西洋的单人直达飞行,成了轰动一时的飞行员英雄。可是,他崇拜希特勒,公开讚之为“伟人”,接受过以德国“元首”名义颁发的勳章,他反犹,排犹,发表过大量记录在案、使犹太人非常气愤的言论,罗斯便选他当一回“第三十三任美国总统”。

  罗斯高超、精湛的写作技巧使读者觉得他所虚构的一切都真有其事,形象真切生动,情节引人入胜。可实际上,他并不在乎你信不信他的故事,不在乎你点不点讚他的生花妙笔,也不在乎你说他违背历史,说他造假、杜撰。他的醉翁之意,或说他的最大心愿,是要人们记住历史,要未雨绸缪,时时警惕,处处防範,不要让希特勒式人物出现在华盛顿,不要让纳粹大屠杀的惨酷景象在美国重现。

  小说的第一句话是:“恐惧主宰了记忆,一种永久的恐惧。”罗斯自己的记忆就是由永久的恐惧主宰的,他害怕在美国再发生令人恐惧的事,产生失去国家、民主和自由的恐惧,产生失去学校、亲人和生命的恐惧,所以要读者设想一下,美国若有了林德伯格这样崇拜希特勒的总统,若发生了杀害沃尔特.温切尔这样与纳粹不共戴天的知识分子,你会不会感到恐惧,又该怎样去反对这样的总统,怎样去抵制法西斯主义、白人种族主义的罪恶行为。

  这不,特朗普这样的总统终於出现。二○○四年林德伯格出现在读者眼前,二○一六年特朗普就成了当选总统。罗斯目睹他上台,一开始并无成见,没有把他看作林德伯格,可没有多久,听其言,观其行,他得出结论:“第四十五任美国总统的言行超过作家的想像力,他是个狂暴莽汉和行骗高手,人们千万不要被他的谎言之河溺毙。”言下之意,林德伯格尚是他可以想像的人物,而特朗普之狂暴、之行骗、之撒谎已超出他的想像範围,在特朗普这个大巫面前,林德伯格只是个小巫而已。

  可惜罗斯离世早了一点,否则他真可以继续听其言,观其行,撰写第二部《反美阴谋》,写一写特朗普及“特朗普共和党”如何兜售“阴谋论”,假借“让美国再度强大”这个口号来践踏宪法,破坏自由民主传统,结果使这个国家节节倒退,极端分裂,数十万人死於新冠病毒。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每周向作家们提出的问题中总有这样一题:“你认为哪些书最能针对美国目前的政治和社会状况?”特朗普上台后,多名作家提及《反美阴谋》。

  法国作家伯纳德-亨利.利维回答说:“对选出一个不可信任的人当总统的美国而言,没有比菲利普.罗斯的《反美阴谋》更合适的书了。”

  纽约作家、历史学家罗恩.切尔诺说:“我选择菲利普.罗斯的《反美阴谋》。罗斯告诉我们:民主制度会怎样被腐蚀。特朗普出现在白宫就如林德伯格出现在白宫一样使我们感到非常震惊。”

  国会大厦前的绞架应是很快就被撤掉了,特朗普因鼓动暴乱遭第二次弹劾后也灰溜溜地离开了华盛顿。我倒有个玄想:那个绞架,那本《反美阴谋》,都放到历史博物馆去,让人们再看一看,再想一想,能让拥护法西斯主义的特朗普及暴徒们胡作非为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