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黛西札记/如升初日\李 梦

2021-03-18 04:25: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王珣《伯远帖》局部。\故宫博物馆藏

  最近在朋友的鼓励下,常常练字静心。习字,不仅是端坐枱前,以墨以笔临帖,也以读帖温帖为趣。近来翻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王珣行书伯远帖》,愈发觉出晋人书法生动飘逸,诚如启功先生所言:“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

  现今藏於故宫博物院的《伯远帖》,是晋代流传至今唯一署名的书家墨迹。其之所以珍贵,不仅在於年代久远,更因以情动人。此帖仅有短短五行,四十七个字,展开长不过十八厘米,纵约二十五厘米,是王珣写给远方友人“伯远”的问候书信,以简练文字表达温厚情感:虽“远隔岭峤,不相瞻临”,却“分别如昨”,昔日往来之事,历历如在目前。

  相较於“笔法奇崛”的晋人陆机《平复帖》,同为晋代墨宝的《伯远帖》虽说同样都是写给远处友人的寄情抒怀文字,则更显温润,看似平淡却情意隽永,故此广获讚誉。清人姚鼐讚《伯远帖》,连用数个比喻,称其“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在《画禅室随笔》明代著名书法家兼画家董其昌更是以“尤物”称之,在《画禅室随笔》中以“潇洒古淡”评价之,更以“东晋风流,宛然在眼”描摹此帖之於后世文人书家的启发和影响。换言之,后人常追慕感叹的“东晋风流”,足可在这寥寥四十余字间悟得二三。

  《伯远帖》如此稀珍,怎能不让书家爱好者乾隆皇帝心动?乾隆十一年,此帖进入内府后,弘曆爱不释手,不单在卷首题写“江左风华”四个大字以及一段“收藏感言”,又在书帖内多处盖上“乾隆宸瀚”和“乾隆御览之宝”等各式御印,还不忘认真画一幅枯枝文石图附於帖后,毫不掩饰其收得宝物后欣喜激动的心情。虽说乾隆四处盖印的“收藏者癖”多少影响了原帖的素樸观感,却也为此帖在后世得盛名助力不少。乾隆的书房以“三希堂”命名,其收藏的三件世之希品,除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以及王献之的《中秋帖》之外,另一件便是《伯远帖》了,而且王珣此作是“三希”中唯一一件真品。

  民国年间,《伯远帖》离宫,流落民间,曾远赴台湾,又漂泊至香港,最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於一九五一年购回至故宫博物院收藏,到如今,已是整整七十年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