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奖牌大过天?\周轩诺

2021-06-11 04:23: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随着东京奥运会临近,香港各大纸媒网媒都密锣紧鼓地筹劃奥运专题报道,而且不约而同地把焦点放在某些杰出运动员身上,纷纷以奖牌攻略、奖牌希望、奖牌预测、夺金奇兵、淘金行动、金牌奖金等字眼作为版面大标题。

  把以体育和健身挂帅的运动会渲染成夺金、夺牌、争牌的大战场是一个坏风气,以往的亚运会、奥运会一落幕,有奖牌进账的运动员就立马被隆重其事地颁发奖金。

  没错,以实际行动去褒扬成绩出众的运动员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对取得杰出成就的选手一大鼓励与支持,而报章用头版去报道运动员夺金新闻也是理所当然,毕竟是鼓舞人心的喜事,其他地方亦会大事庆祝运动员勇夺金牌、冠军,好像法国足球队赢得上届世界盃冠军,人家不也是铺天盖地吹捧那群法国国脚们,更视他们为英雄般款待呢。但太过重视奖牌与名次、太过高调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因为太过聚焦奖牌,标榜精英运动员,甚至凯旋式欢迎奖牌户归来,难免会让市民感觉到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认为能斩获金银铜的就是出色的运动员,没有奖牌落袋的就是“水皮”的运动员。难道好与不好、成功与失败就是以奖牌来区分吗?难道未能踏上冠亚季颁奖台的选手就是未够班、不够努力吗?非也。不能跻身三甲不代表欠缺水平,只是其他选手的表现比自己更出色而已,实在无须为失落奖牌而自卑、难过,只要做到尽了全力、尊重对手、突破自己、公平竞技、问心无愧,那已经是胜利了、无憾了,奥运精神不就是这样吗?可惜社会和坊间媒体并没有对这几方面着墨太多。

  其实能跻身奥运会这个国际大舞台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是运动员默默耕耘和辛酸付出的一项回报,何必要计较奖牌多寡呢?如果这样在乎奖牌,那麼那些连奥运入场券也拿不到、寂寂无闻的运动员又如何?又是否不值一提呢?难道他们以往没有努力、没有付出吗?

  媒体要平衡报道比赛成绩和奥运精神,例如播放一些各国运动员打破肤色种族界限的画面以及运动员们识英雄重英雄的镜头,多表扬胜不骄、败不馁的比赛态度,同时亦要给予其他无牌落袋、默默付出的选手应有尊重与嘉许。媒体不应过分聚焦奖牌、过分吹捧得奖运动员,反而要藉着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好好宣扬体育精神,并刻画运动员们不屈不挠、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奋鬥故事以及不服输、不惧怕挑战的突破精神。这样比起催谷夺多少金,拿多少银更有意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