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法国勃艮第的主宫医院一景。/作者供图
法国中部的勃艮第地区有个博纳小城,百年的建筑,低矮古老的城墙,星罗棋布的酒莊,空空落落的街道,若不是有机动车,真以为时光倒回,置身在中世纪。事实也确是这样,这裏最宏伟壮观的建筑,竟是一幢哥德式的主宫医院(Hotel Dieu),拱门上“1443”四个金字灿灿发亮,明白无误告示这家医院诞生的年份。
从大门走进,裏面别有洞天,一个长方形的大院子,四周被建筑围绕。惊诧的是,两侧的建筑格局不一,前院临街的建筑瓦青墙灰,尖顶刺天,楼内一层的拱形屋顶下,暗红色调。彩绘横樑,朱木隔栏,宽敞的长廊,是医院的主体部分,诊室和病房都在这裏。靠墙两边的褐木底座上,挨着摆放十数张病床,暗红的床架、帘幔、白裏红外的被套,与当今的医院用品大相径庭,把室内映衬得幽幽的。想像一下,五百多年前昏暗的烛光中,白衣修女往来护理患者,是怎样的场景。当阳光从墙壁高处拱窗射进,整个室内呈现出暖意浓厚的油画效果。长廊尽头,还有个微型教堂,为信教的医患提供祷告之便,可谓关怀备至。教堂建在病房边,是这家医院的奇事之一。
转过弯,后院的建筑稍矮一些,室外有通道,彩绘廊柱,黄墙杂瓦,方格图案的琉璃瓦色彩缤纷,活泼生动,多个人字形的窗台探头凸出,尖顶恰似支支桅杆。此为医院的辅助部分,藥房、实验室、厨房等就设在这裏,配藥製藥,做医学研究。细观摆放的物品,有中式青花瓷罐瓷盘,说明在中国的明代,祖先们利用先进的航海技术远涉重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法兰西等欧洲国家有了通商贸易。徜徉踱步,传来潺潺流水声,却非来自院内的古井,透过脚下地板刻意留下的多条缝隙,清晰看见欢快的溪流从下而过,升起爽凉之气,当年为何这样建?给今人留下诸多猜想。医院建在流水上,为又一奇事。
主宫医院的创始人是尼古拉.罗兰公爵夫妇,据说建院的初衷是给贫穷百姓免费治病,带有慈善的性质,这与当时徘徊在欧洲的人文思想不谋而合,也提升了一些贵族的声望。之所以院址选择在博纳,很大程度是这裏的资源和特产,能给医院提供不竭的物质条件,以免入不敷出。当然,也可以医院为名发展自家产业,一举两得,主人的心思能揣出几分。
勃艮第为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土质砂性鬆软,表层透水性好,日照强烈充足,早晚温差明显,加之霜期到来恰到好处,非常适合葡萄生长,四野的葡萄园一望无际。天作地合,每当葡萄收穫的季节,一串串色彩鲜艳的葡萄沾着露,淌着蜜,採摘下来,主要用於酿酒。
博纳产的葡萄酒口感厚重,酒色鲜红,被誉为“葡萄酒的国王”,是法国人佐餐必不可少的佳酿。医院主人正是看重这一点,游说於贵族与莊园主之间,逐渐争取到一些葡萄园和土地的捐助,种植葡萄和酿酒,取得的收益,成为医院的经济来源。开支全靠葡萄酒,为这家医院的最大奇事。
如今,主宫医院已不复存在,原址闢为博物馆供人参观,但救死扶伤,行善助弱的传统保持下来。“博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让人想生病的城市”,这句名言在法国流传很广,每年十一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博纳都要举行传统的葡萄酒拍卖活动,拍卖所得,全部捐给当地的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观赏罢展厅内的古画名作《最后的审判》和小卖部(专售葡萄酒等纪念品),就要离开了,这一刻,有似曾相识之感,经他人提醒,恍然大悟:这裏还是英法合拍影片《虎口脱险》的外景地,机智的英国飞行员在此躲过德军的追捕,逃出生天。艺术气氛笼罩医院,也算作奇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