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旋转舞台/古往今来情常在,南腔北调皆国音\王慧娟

2021-06-28 04:24: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阿姐”汪明荃一袭华服揭开了晚会的序幕,当她迈着缓缓的步伐来到舞台中央,全场掌声雷动。我坐在文化中心音乐厅二楼靠前位置,在其独特的穹庐设计中,看到阿姐宛若站在水中的“洛神”。

  伴着悦耳动人的中乐,阿姐首先演绎的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和苏轼的《蝶恋花.春景》,曲词中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的经典名句,在阿姐百转千回的吟唱中,将对国家和理想的追求之豪迈与对情感的细腻缱绻之描摹有机结合起来,听罢令人怆然泪下,不仅家国情怀可敬可叹,儿女情长亦可圈可点,任凭谁都抵不过这人世间最真最美的情感。继而李清照的一曲《声声慢》则将一股浓得化不开的离愁充盈在你我心间。悽悽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古今第一才女也脱不开的愁思让人心生悲凉。观众时而被希望照耀,时而被愁情别绪笼罩,时而感受金戈铁马的气冲山河,时而体会英雄迟暮的悲怆无奈。在这炎炎夏日被多重意绪巡回感染,真是一场心灵的宣泄和疗愈。

  本次音乐会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诗词吟唱,第二部分是经典影视剧金曲回眸。岳飞的《满江红》掀起了上半部分的高潮,听到动情处,观众自发为音乐打着节拍。尤其是听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勾起了现场观众对中华民族苦难史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的强烈共鸣。阿姐说,每一次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作为民族脊梁的英雄们都应该站出来,每一个国人都应该站出来,共同面对!的确,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为国家利益勇往无前是每个时代都亙古不变的永恒主题。

  该次音乐会有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即关于古诗词的背景讲解、意味阐释与咏唱同时进行。每一首曲目,阿姐都精心阐明作者的身世和诗词的涵义,一腔一句一字一声,伴随着传统而悠远的中乐之声,缓缓地将现场观众带回遥远的唐宋明清,带回那一份对故国的怀缅、对爱人的思念、对精忠报国的情思之中。阿姐的演唱,时而用粤语,时而用普通话,正所谓南腔北调皆国声,无论哪种语言,都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古今诗词歌赋也好,当代影视金曲也罢,都源于一个共同的文化之根,那就是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不仅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更是一个声情并茂、细腻传情的文化课堂。

  下半场,阿姐换了一件紫红渐变色的纱裙,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像是从天而降的仙子,开始了粤语经典曲目的演绎。尤其是一曲《归帆》,音色优美,情感深沉地表达了对于恋人的思念。阿姐的成名曲《万水千山总是情》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观众伴随着熟悉优美的旋律,一起拍掌,全场同唱一首歌。

  晚会到最后,观众意犹未尽。谢幕时,现场几次掌声雷动,邀请阿姐返台,一首《勇敢的中国人》又再次将现场燃爆。“令我锦绣故乡色变,令我娇美翠湖含恨,望向中国国土,此际浩气在腾,誓要将我苦难化为悲愤,做个勇敢中国人!”歌声响起,现场观众无不动容,有的打着节拍,有的振臂高呼,有的击节称好,连小朋友都喊着“我是中国人!”阿姐深情地讲,我们中国人的特点就是永远打不死,越是在困难当头的时候,越是能迎难而上。“热血决抛抵抗敌人,我万众一心哪惧怕艰辛。冲开黑暗,做个勇敢中国人,热血灌醒中国魂,我万众一心哪惧怕牺牲!”面对疫情,面对艰难复甦的经济苦况,面对反华势力的打压和破坏,中国人永不屈服!“我们应该给勇敢的自己唱一首颂歌”,阿姐讲。

  本次演唱会用中乐打造了一场古往今来最特别的音乐盛宴,带我们回溯历史、感受当下,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人对自我和家国的认知、对理想的追寻,同时反思当下,让我们更好地回归传统,让“勇敢的中国人”能够找到重新出发的“归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