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闲话烟雨/领略功夫\白头翁

2021-07-20 04:24: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齐白石《手摘红樱拜美人》。\资料图片

  先领略三位先生的功夫。

  著名青铜器专家李先登一九九六年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要求看看“海内三宝”之一的毛公鼎。之前曾有一位日本前高官专程去台为得一见。答复为“天雨,国宝不宜出面”。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亲自接待李先登,那天正巧“天雨”,秦先生并不言雨,交谈之际拿出一把刻有铭文的青铜宝剑,请李先登鉴赏。李先登细考后指出:“宝剑是真,铭文是假。”即使天雨,秦先生立时引李先生去“拜访”毛公鼎。何为功夫?李先登谓之也。

  杨仁恺的功夫。

  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成立初期,当时收藏品中有不少贋品,如何去伪存真,的确要看真功夫。当时馆内藏有三幅“清明上河图”,有没有真品?杨仁恺稳稳地打开了送来的第一幅,看过后立下定语,此幅是贋品。打开第二幅,杨先生称感觉就不一样,感觉是靠功夫养成的,一种神韵俱现之感油然而生,细细品鉴,是一幅后世高仿。第三幅拿上来时,称已有大师鉴定为贋品。杨并未所动,摊开后一看,不觉朗声高调:此乃正是北宋张择端真迹《清明上河图》。过去八百年,多少帝王将相都欲一览而不得,以为随宋而亡,今日得见,后经证实,此画的确为真迹,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杨仁恺先生的功夫着实厉害。

  罗振玉的功夫。

  罗先生的功夫最见长的是甲骨文。在甲骨文上的功夫,不知中国还有出其右者乎?

  中国历史从何论起?清末即有“东周以上无历史。”一九一七年前后,胡适从美留学归来,在北大哲学系讲“中国哲学史”是从周宣王开讲的,以后又有傅斯年、顾颉刚等亦持此观点。也有人提出质疑,但无足够证据撼动胡适。罗振玉把三块甲骨文缀合,释而读:“殷王名谥十馀。”推断出土甲骨文的小屯村当是“徙于武乙,去于帝乙”的晚商都城所在地。罗先生功夫深,于无声处听惊雷,撼动了胡适。

  先生,贾谊解释为先醒,领先于人。若料事于未发之前,可谓大先生。

  再看齐白石的功夫。

  一张白纸从上到下什么都没画,只是在离纸底部还有三分之一的地方画了一片秋天的叶子,叶子上趴着一只蝉,头朝下。叶子旁边有白石先生的两句诗:“鸣蝉抱秋叶,及地有余声。”一幅有声之画。

  老舍曾“考”过齐白石,题目都是一句诗,一句很难用画展示的诗,那分明不是“考”画,而是“考”功夫,“考”文学积澱,“考”职业修养。老舍真会出题,试题亦见功夫。“淒迷灯火更宜秋”“芭蕉叶捲抱秋花”“手摘红樱拜美人”“几度寒梅带雪红”“蛙声十里出山泉”……看齐白石如何作答。“芭蕉叶捲抱秋花”,画面上一株硕大的芭蕉,层层叶片捲抱着一枝尚未开放的黄色花蕾。老舍的题难在一个“捲”字上,一个“抱”字上,白石先生反复观察琢磨,才应对出芭蕉叶是向着日光捲叶,捲之中显现出“抱”来。真功夫!又如“手摘红樱拜美人”,白石先生先画了一只长颈花瓶,瓶的正面画着一条昂首挺胸张牙舞爪的墨龙,瓶口插着一束盛开的折枝樱桃花,诗情画意,尽在其中。再如“蛙声十里出山泉”,要用不动的画面画出声,画出动。据说硬考了齐白石好几天,最终画了条山间的溪流,倾泻而下,夺山而出,何止十里;一群小小的蝌蚪顺流而下,正在泉溪中嬉戏闹腾,真真画活了,画出了水声画出了蛙闹。齐白石先生的功夫怎能不让人拍案称绝呢?

  (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