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黛西札记/《柯莱特的回忆》\李 梦

2021-09-16 04:27: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周六傍晚去K11 Art House看音乐会电影《乐聚!王致仁的哥德堡变奏曲》首映,记述旅居欧洲的钢琴家王致仁(Chiyan Wong)今年四月回港、与飞跃演奏香港(PPHK)合作举办独奏会的经过。

  尽管彼时已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现场聆听,今次于剧院内重温《哥德堡变奏曲》仍感动不已,诚如钢琴家本人所言,音乐常有魔力,令到“我们的灵魂不知为何好像要离开身体”。尤其让我惊喜的,是这场英文名为“Encore”(中译:加演曲目)的电影,确有一首“加演”,便是出现在全片最末的《柯莱特的回忆》(Souvenir from Colette)。

  王致仁与飞跃演奏香港以及香港管弦乐团合作两场音乐会后,在香港多停留了一段时日。我某次与他见面,听他讲起自己如何欣赏英国当代作曲家阿德斯(Thomas Adès)的作品,其中即有这首《柯莱特的回忆》。初听他传来的录音,已觉动人,旋律虽简,却意味深长,于其留白与停顿处,颇有欲说还休的意思。

  话说此曲是阿德斯为一齣上映于二○一八年的电影《写我华丽缘》(Colette)创作的插曲。电影讲的是姬拉丽莉饰演的女作家柯莱特如何挣脱作家丈夫的阴影,勇敢成为自己、写作自己的故事。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英国,柯莱特本应像那时候大部分的女性一样,相夫教子、少理世事,可出于对写作的热爱与执著,这位女作家翻转了注定的命运,特立独行,遍尝人间喜乐悲欢,从不在乎他人的指摘甚至抨击。尽管言行出位、举止另类,柯莱特的内心却一直是单纯而热烈的,她渴望女性凭借才华得到尊重,渴望被理解,渴望从日复一日看似重复繁琐的生活中,找到汲养艺术的灵光。

  在《柯莱特的回忆》中,作曲家笔下旋律起初是试探的、小心翼翼的,后来愈发开扬奔放且坚定,这既暗示了电影女主角拨云见日的旅程,似也是很多艺术家创作心路的映照,如阿德斯写作电影配乐的尝试,又如王致仁改变布梭尼版本《哥德堡变奏曲》的尝试。朝向艺术理想和生命至高情境的探索之旅,初极狭,才可通人,渐行渐入,终豁然开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