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搭乘“文学号”列车返乡\严诗喆

2021-09-28 04:51: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贾樟柯执导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现正内地上映。\资料图片

  “乡村”“乡土”“故乡”“乡愁”,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母题。从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向现代民族国家与公民社会转型,从“父母在不远游”、安土重迁的传统积习到远渡重洋、海外留学成为潮流,再到三四十年代抗战之下被迫离乡与漂泊,文学作为知识分子慰借心灵、寄托情怀、建构想像的重要途径、工具和手段,承载着探索人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使命,连接着个人、民族、国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故乡”大多呈现灰蒙、阴郁的色彩。作家的“故乡书写”往往夹杂着矛盾和焦灼,因而充满艺术张力。“故乡”既是他们想要或已经逃离的实体空间,又是他们忍不住时常回望、重游的精神故地和灵感宝库。鲁迅有关美好故乡的想像在成年闰土喊出“老爷”之际戛然而止。沈从文对故乡的回忆和想像构筑了“边城”的桃源之境,此境如梦如幻,终如泡沫般破碎,遗失在现世人间。“故乡”之于萧红是不得不逃离的“生死场”,但也着实塑造了她的作品与人生,成为她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

  近日,由贾樟柯执导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深圳首映,导演本人更亲临南山书城双子厅现场,与嘉宾、观众进行互动、对谈。这部电影延续了贾樟柯对“故乡”命题的长期关注,原名《一个村庄的文学》更能凸显此意。该片试图以电影的语言、文学的视角,捕捉、刻画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国老百姓心路历程的迭代与转向。在此,“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既是个人奋斗、又是代际接力的隐喻,生动、真实地记录了国人在直面时代课题、求索解决方案过程中的不畏艰难,寄寓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个人、家庭、乡村、城市与国家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这里的“老百姓”,除了有普通村民,还有出生、成长、活跃于不同年代的作家。

  贾樟柯从自己的故乡山西临汾为切口,聚焦“贾家庄”的故事,引出本片涉及的第一代作家马烽(一九二二至二○○四)。本片拍摄于二○一九年,马烽个人与新中国乡村建设的故事,只能由他的女儿和贾家庄的村民代为叙述。除此之外,其他三位主要叙述者分别为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他们成长于不同的年代,尤其在成名前的艰难跋涉期,各有各的时代语境、历史命题、幸与不幸。他们既是作家,也是人民。功成名就的今天与作为小人物的昨天,扎根大都市的现在与出身小乡村的曾经,皆统一于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身份与认同当中。

  观影结束的互动环节,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对谈和插曲。比如,观众和导演均表示,余华成名前奋斗的八十年代,具有一种催人奋进的时代力量和精神底色,造就了作家乐观明媚、风趣幽默的个性、面貌和心态。不得不说,片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为整部作品注入了灵魂,可谓点睛之笔。导演贾樟柯欣然承认,片名的变更受到了余华的启发。“小时候读书一直以为海是蓝色的,而现实中海却是黄色的,有一天我就想一直游,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余华在片尾的这段自白昇华了影片的主题,可视为对片名的深度诠释和注解。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为观众留下想像的空间。从历史视角看,这是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乃至所有受新思潮影响的国人的精神写照。多少代中国人,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浪潮下浮沉,终其一生只为贡献微不足道的力量,一点一点地推动庞大且古老的中华文明往现代民族国家转型,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更好地融入现代文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勇气、信念、行动和毅力。

  中国现代文学鼻祖鲁迅先生曾用“铁屋子”作喻,形容在古老文明之上传播新文化的艰难。在《新青年》的感染下,鲁迅加入了这群年轻人“新文化运动”的队伍,并通过“做文章”传播新思想。在最困难的境地,他们顿悟:“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亦即相信,想要改变未来,“尽人事”是当下唯一的选择。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切实行动,他们在有生之年鞠躬尽瘁,并将奋斗得来的果实、连同“建设新中国”的志业代代相传,使之生生不息。这正好体现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实践精神。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贯穿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精神,在今天依然适用。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事实上,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早在两千年前,儒家先贤曾劝诫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曾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如此说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可否理解为对中华民族精神故乡的一次回归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