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唐楼瑰宝之蓝屋\厉 放

2021-10-25 04:27: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蓝屋采用“留屋留人”的方式活化。\图片来源:香港旅发局

  在香港鳞次栉比、五光十色的摩天大楼中,还夹杂着许多历史建筑,包括低矮而坚固的唐楼,让石屎森林里极具未来感的钢筋巨人,亦可沐浴昔日旧城的生活气息,形成香港独特之都市景观。漫步街巷,不经意间会有些小确幸。

  一日,家住湾仔的朋友带我走出高楼,跨过大街,穿进小巷,在临街转角处,指着一座路边小楼说“这是一处古蹟”。精神为之一震,抬头望去,在水泥建筑群中,煞是亮眼,香港人话“盲都睇到”,原来是“蓝屋”,属于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蓝屋,一座唐楼。所谓“唐楼”,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在香港出现的典型民宅,据学者考证“唐楼”一词大约在一八八○年代出现的。当时唐楼之楼高二至三层,宽约四米半,以青砖砌成,屋顶以木结构及瓦片组成斜顶,唐楼旁设有木楼梯连接各层,有些更有两呎宽的铁製骑楼。到了一九三○年代,混凝土取代了砖,成为唐楼的主要建筑材料,装饰艺术风格之设计将唐楼点缀得更为典雅。

  我们现在看到的蓝屋,属一九二○年代建筑,楼高四层,楼梯间墙壁、单位内窗户均为木制,露台部分采用钢筋水泥建造,是香港仅馀几座有露台建筑的唐楼。仔细观看,原来蓝屋的外墙并非全是蓝色,闻说当年地政署进行修葺时,刚巧油漆工人手上只得蓝油,便用了它来美化建筑物之外墙。工人就地取材的一笔,成就了蓝屋特有之倩丽。

  走进蓝屋公共空间,细看挂于墙上的历史资料,始知蓝屋能有今天,在近百年后成为香港第一例“留屋留人活化保育建筑”的项目,二○一七夺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乃首次香港此类项目获此殊荣,殊是不易。原来蓝屋同样遭遇过城市发展之两难——“拆”与“留”的命运。它如何跨过了这个坎——“拆”下留屋的呢?

  蓝屋原址,在一八七二年曾是“华佗医院”(亦称为“湾仔街坊医院”),楼高两层,72至74A号双数门牌。一八八六年关闭,72号地下变为供奉“神医华佗”的庙宇。一九二二年重建,一九五○年代为黄飞鸿徒弟开设的武馆,至一九六○年代再改为医馆。72号一楼曾开办专为街坊子弟提供免费教育的“镜涵义学”,二楼及三楼为战前湾仔唯一英文学校“一中书院”之校址。此外,“鲜鱼商会”、“联兴酒庄”等机构也曾在此。这些机构均由民间自发组成,在不同的年代承担了不同之社会功能。使蓝屋不仅是战前唐楼建筑物的典型代表,还见证了湾仔旧城区之发展及华人生活历史。

  几个世代,香港人几乎都是唐楼的住户,那一份弥漫在街巷的香港味道是集体记忆。然而,自一九五○年代末开始,唐楼始渐失宠。当时很多开发商不断呼吁政府允许他们兴建更高大的建筑。随着发展需要,市区土地越发难能可贵,地产商会以唐楼为目标,希望可收地以重建更高层之住宅和商业大厦。岁月知味,光阴留痕,推土机摧毁的不只是一座旧式建筑,还有多年的小区网络,几代人的往日情愫。近些年全民保育意识高起,要留住“那些年”的记忆。

  再说蓝屋,一九七八年政府收回72至74号业权,74A业权于二○○九年最终归还政府。鉴于蓝屋建筑悠久之历史和独特唐楼风格,政府于二○○○年将蓝屋评为一级历史建筑,旁边的黄屋评为二级历史建筑,加之橙屋,统称蓝屋建筑群。

  二○○六年市建局计划将建筑群打造成医馆及茶馆,蓝屋保留,黄屋进行巩固及复修,橙屋拆卸,居民将被迫迁走。眼见屹立近百年的蓝屋“被规划”,它的生命将被“冻结”,蓝屋建筑群居民自发聚集商讨如何应对将要面临的收购计划──除了走与留,拆与建,可有既保护建筑,又留下街坊继续居住之可能性?

  两年的时间,每周一次小区会议,二十多次工作坊,邀请建筑师、文物保育顾问等不同领域专家贡献意见。终于,政府于二○○八年宣布蓝屋保育可以“留屋也留人”,原租户可留于原单位继续居住。就这样,蓝屋街坊集思广益策划的保育活化计划,真的让蓝屋继续“活”下来了。

  二○○九年九月,蓝屋建筑群被列入“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之政府历史建筑物名单中。次年,非牟利机构连同蓝屋居民提出的活化计划获得政府批准。活化计划之多项措施大为改善了居住环境、室内设施,还让小区成员之间有了更紧密的连结。建筑群内设有不少公共空间,内园有开放园地,建筑群之间亦有连接桥等,便利居民活动和联系,促进他们与小区的互动。

  在蓝屋的香港故事馆中,四周展示着居民家常用品。我静静地看了一会,没有打扰正打瞌睡的老婆婆。她坐在小櫈子上,内心一定很踏实,这里是她熟悉的气味。曾经的店舖,已变身为时尚的甜品屋、素食店等,激起好奇的游客张头探脑。怀旧情起,还可在街坊自办的旧书店、二手货舖子里寻宝,听听街坊邻里们閒话家常。那份被港味填充的记忆,又扑面而来。

  离开时已是黄昏,回首望去,蓝屋越发亮眼。不仅感叹,“拆”,城市发展必须要跨之坎,“活化保育”其实比“拆”之坎更大、难度更高。庆幸蓝屋之改造,吸取了众多“拆”之教训,使它的历史与美学价值不仅是被观赏之对象,还依旧具有鲜活之生命。令这座繁华时尚的大都会,依旧还有一些最市井最烟火之气息,这一缕港味,最让人念念不忘,又念念回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