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生在线/中关村往事\延 静

2021-11-18 04:28: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北京大学东语系读书,一九六○年才离开。当时的中关村和北京大学只隔一条马路,还是一条小街,店舖虽一个挨一个,都是饭舖、油盐店、山货庄等小店。记得有一年过春节,全班同学在那里找了一家饭舖团聚,当时我们都庆幸有这样一个地方聚会吃饭。

  离开北大后,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重返过东语系,那是为了取回我们在校时参与编纂的《朝汉字典》。记得进入东语系大楼,还碰到季羨林先生,而且他还叫出我的名字,他的记忆力实在惊人。经过中关村时看到,仍是一条老街,没有多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国家发展进入快速道,中关村的面貌终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九十年代末,我们去北大看望季羨林先生,在中关村站下了地铁出站后,眼前是宽阔的马路,现代化的商店鳞次栉比,都快找不着北。“这难道就是当年的中关村小街?”我们不禁自言自语。不得已,现问路,才找到北大的方向。

  那之后我们还多次去过季老的家,每次去都发现,中关村又有了新的变化。道路不断展宽,高层建筑林立。中关村其实本来是一个没有多少人家的村名,现在却发展成为科技创新园区。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关村也登上了国际舞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