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黛西札记/M+开幕,然后呢?\李 梦

2021-11-25 04:27: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M+博物馆建了十多年,终于在本月十二日面向公众开放。千呼万唤始出来。

  尚未预约入场参观,已经收到不少朋友传来的相片和观后感。有人为避开周末人潮,特意于平日请假前去看展;有的一家大细周末在博物馆门口排长龙;有人甚至用上“朝圣”之类的字眼以形容看展的心情,可见大家对于城中终于有了一间像模像样的当代视觉艺术博物馆,心情究竟有多激动。

  我的一位朋友,是旅居欧洲的香港钢琴家。他今夏回港,除举办独奏会之外,还应承了他的一位德国纪录片导演朋友,帮助采访香港本地居民,对于M+博物馆的看法或是期待,可见这博物馆绝不仅是本地关注,也在海外艺文界颇获瞩目。朋友曾有些兴奋地跟我分享起自己的访谈经历,从本地大学教授、艺评人到油麻地街坊甚至澳洲牛奶公司那些出了名脾气臭臭的侍应阿伯,都对于这座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而建的博物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思考。即便是侍应阿伯的那句“艺术,你估我识条铁咩”,也足够让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你我再思那个常谈常新的题目:当代艺术,究竟应该怎样在社区落地、开花?

  M+开幕了,热闹,是好事。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在开幕仪式中提到,自这座博物馆开放参观预约以来,已收到七点六万用户登记,据说已超过香港政府康文署辖下的香港艺术馆全年入场总人次的一半。在我看来,相较于创纪录的入场人次,更重要的是,热闹之后,这座将被打造成为香港艺术地标的博物馆,如何深植于香港这座城市的文化以及当代艺术的蓬勃语境中,不断以新奇展品、以独到的策展与外展活动等,吸引市民和游客一而再再而三地入场欣赏及探寻。

  博物馆经营从不能急功近利,考验的不止是创意,更是耐性。我见到M+博物馆官方网站已贴出不少活动预告,像是视觉文化巴士导赏团、亲子剧场和教师专属开放日等等,面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和需求的社群。如是活动固然多多益善,也需顾及其持续性,不能只是热闹一阵或“打卡”几次便算,而是需要从业者真正用耐心、爱心和同理心,关顾不同社群对于艺术文化的需求,并量身定制有特色且可持续推展的展览、活动及文创产品等,如是,才符合新世代博物馆双向、共融与共生的趋向,才是市民之所以期待这座博物馆的关键所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