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善冶若水/故宫文化教育\胡恩威

2022-01-04 04:27: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位于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今年将开幕。它的功能应该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是否走向国际化?在笔者看来,其首要任务应该是推动国民文化教育。不少香港市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较为肤浅。究其原因之一是香港自回归祖国以来,中小学并没有系统的国民文化教育。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课程并非必修科,更不用说书法诗词。这也导致如今一些港人的中文水平低和对中华文化认识浅。

  如何推动中国文化教育?举例说,文房四宝、诗词歌赋、四书五经等等,均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故宫拥有相当丰富的藏品,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展品来自故宫,因此建立自己的角色是必要的:编撰不同的教材,透过展览,让大众认识中国文化之精髓,还可成为中小学生的一个活态的中国文化教室。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如何展现博大和精深呢?在文学、视觉艺术、设计、衣食住行等不同领域上,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生活结合?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有着什么意义?在变幻的国际形势之下,推动国民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效且建设性的方法。只有深刻认识中国文化,我们更知国家安全对个人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笔者认为这也正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使命之一。再说国际化,当香港运用博物馆的概念形成有效的国民文化教育生态系统,它可起到一个优秀的示范,甚至推广全国。

  另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届时若要与国际博物馆合作,例如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合办中国文物展,相信也会精彩纷呈。国际合作或说国际化,与推广国民教育并无矛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首先必须要有清晰的定位,脚踏实地、潜移默化地让香港市民认识中国文化。

  民以食为天。香港人也喜欢吃。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内容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不妨由食开始。若举办一个以吃为主题的展览和系列活动,相信会很受欢迎。另一个当然是书法。在香港,书法和吃食也有密切关系,以前不少的茶楼部长都能写得一手好字,由菜单到食谱,都能够用毛笔书写。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始终贯穿生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