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理发小记\东 瑞

2022-03-24 04:24: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照了照镜子,头发有点长,对是否赶去剪发非常犹豫。没想到第五波疫情来势汹汹,大家多少有些措手不及。最后我决定还是火速出门理发,毕竟十几分钟快剪不成问题。

  到了那附设在超市一角的理发店,人头湧湧,只有两位年轻理发师的小小理发店前排了约二十来人。我犹豫了一番,是否排?原想到社区其他几间理发店看看,但一想到到处都会一样,还是乖乖排队吧。排着队,我身后又陆续增加了二十几位。有的人头发并不太长,也赶着来剪,看来这段时期,菜蔬食粮储备要存足,头发则不宜存长,越短越好,以迎接抗疫胜利的一天。

  刷手机、互通讯息和胡思乱想,时间就比较容易度过。回想起香港疫情的第一波,确诊人数比现在少,市民心理恐惧,宅家夫妇之间,你给我洗头,我为你染发,度过了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现在确诊人数暴增,大家情绪紧张,非不得已戴两个口罩、全副武装出门。男人的头发长短、发型,虽没有女性那么讲究,但影响着一个人的仪态和形象。

  想想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也留过长髮,穿的是喇叭裤,那算跟得上时代。后来随着岁数的增长,慢慢不理潮流,开始我行我素了。猫王头、游水装、陆军装、一撮毛等等发型都理过,只差了阴阳头、鸡公头和七彩头,岁月不饶人后就慢慢回归自然了,最后还快乐接受霜雪落满头。一个人的头发,也体现他的精神面貌和活着状态。有时我照照镜子,发现镜子里的自己看着讨厌,明白是时候该去理发了。

  队伍不断缩短中,不知不觉快排到理发店门口了。后面有人因为不知道理发店开到几点,赶到店内去啪八达通,拿了一张收据,再走回队伍里自己的位置。我算算时间,有的还不到十分钟就剪好了。以前我还埋怨理发师服务太快,没有包洗发刮鬚,只是剪刀和剃发剪一起使用,最后手抓一面大镜在你耳后,让你看看是否满意就算数。

  相比二三十年前香港还不少的上海式传统老理发店,快慢之间,就几乎是近一个世纪的巨大变化。那种老店作派,从手艺到设备都大异其趣。洗头、刮胡须、抓头、修面、吹风和上蜡,一条龙服务,前后需时起码半小时。设备也很讲究,面前的落地长镜、可以坐躺双用调节高低的软垫座椅、洗头的小圆瓷盆……最妙的是挂在墙边一角的比裤带还宽的长皮革,剃鬍刀就在那上面簌簌簌簌来去磨砺,那种锋利声音,怎不会令坐在椅子上的你脖子发寒呢。现在的新时代做派,省略了那么多讲究和程式,十分钟速剪,倒是适应了疫境里的理发需要快而好,尤其像这一晚那么多人排队的需要。

  我偶尔抬头,看到了这家理发店,竟然在门高处装备了红绿灯,相应的左侧还标识红灯需要等十五分钟或以上;黄灯标识需等十分钟以上;绿灯标识不需要等。真有意思。

  终于轮到我了,看看时间,等候不过一个多小时,我啪卡取了一张票,坐在理发椅上。我看到后面依然排着二三十几人,难道理发店今夜无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