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黛西札记/“枪击”玛丽莲梦露\李梦

2022-05-19 04:24: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安迪华荷画作《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经济震荡不安,近来艺术品拍卖市场却不时传来破纪录消息。上周,美国知名艺术家安迪华荷(Andy Warhol)的名作《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Shot Sage Blue Marilyn)在佳士得春拍以一点九五亿美元(约十五亿港元)成交,仅次于二○一七年拍出的达文西画作《救世主》(约三十六亿港元),成为拍卖史上第二高价艺术品,也成为最昂贵的二十世纪画作。

  这位被称为“普普艺术教父”的艺术家,向来是拍卖市场的宠儿。早在二○一○年,安迪华荷的一幅自画像便在苏富比拍场创下三千二百五十万美元的高价;而在二○一四年,华荷的作品拍卖总额曾创下五点六九亿美元的纪录,在当年“全球最贵的十位艺术家”榜单中,排名榜首。

  大家或会对华荷作品拍出天价感到疑惑:他的金宝汤罐头、美元、可口可乐瓶子、玛丽莲梦露的头像还有罂粟花等系列画作,初看、再看或细看,似乎都平平无奇,不过是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或相片等多次覆製罢了,几乎找不到任何艺术的创想或先锋的探索。其实,这样看似漫不经心的挪用和覆製,恰是普普艺术(pop art)希望达至的效果。

  普普艺术兴起之前,波洛克和德库宁等艺术家推崇的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艺坛占据主导地位。而普普艺术的出现,正正试图与这些表现主义艺术家分庭抗礼,令到“形象”而非“情绪”和“感觉”,重新成为画作的关键所在。

  一九六○年代的美国,大众文化盛行,以荷里活电影、牛仔裤和可口可乐等为代表的流行文化不单影响彼时美国青年的审美和价值观,更成功输出至全世界,为各国年轻人追随效仿。普普艺术,顾名思义,正是意在以艺术回应彼时社会风尚及思潮。尽管因低成本和批量生产而备受艺术业界嘲讽,普普艺术借由大众传媒的力量,影响力迅速扩展。其日常的、转瞬即逝的、廉价甚至略带魅惑的表现风格,每每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而普普艺术家作品中对于消费文化的呈示也好、反讽也罢,皆可视为世事加诸艺术之影响,也让看似放浪不羁的普普艺术有了某种深沉的所指。

  据说《枪击玛丽莲》画作名字来源于一位艺术家某次到访华荷的工作室,掏出手枪朝向画室中的几幅玛丽莲肖像画作射击。你看,普普艺术永远不甘寂寞,他们永远在制造足以登上报章头条的话题,让自己在这纷纭多变的世界里,成名十五分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