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我与大公报/轩尼诗道上的两条平行线\简嘉明

2022-06-27 04:24: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世纪某个九月天,身处香港湾仔轩尼诗道三四○至三四二号国华大楼(即大公报旧址)的员工陆续完成一夜忙碌的工作,报章顺利出版,也代表他们可放心下班回家。与此同时,一对住在对面三三九号联和大厦的夫妇,亦准备小心翼翼把初生的长女从医院抱回家中。当天襁褓中的婴孩,那曾有缘跟大公报成为街坊的,就是我。世事充满意想不到的奇妙,正如轩尼诗道那对夫妇,也万料不到女儿将来会与大公报结缘,在那份他们一家随时可隔着六条来往行车线遥望制作流程的报章觅得笔耕园地,实现了拥有个人专栏的梦想。

  九十年代,女孩由牙牙学语的儿童成了穿长衫校服的中学女生。她最感兴趣又表现最好的科目是中国语文、中国文学与中国历史,每天放学回家,就想跟纷纷回报社上班的大公报员工为伴,在文字的世界打拼。挑灯夜读的夜里,她会拿着热茶,观察对面的情况,借此放眼望远纾缓疲劳。报社办公室里有总穿白衬衣、西装裤和架眼镜的编辑与记者,有的站着开会,有的接听来电,有的采访回来,有的埋首赶稿,众人认真的样子与报社通明的灯光,为每夜的轩尼诗道添上生气。她当时觉得最有趣的是“排字房”,因手执文稿的师傅,皆技术熟练地从架上挑出一粒粒字模,再放在用前臂托着的板上,砌成即将付印的版面,既聚精会神,又敏捷得如有神助。同层相邻的印刷房好像没装空调,只见工人汗流浃背,机器不停操作,像催促对面那八卦的女生尽快返回座位专心写功课或背诵堆得跟她一样高的测考笔记。

  国华大楼门外有一排玻璃橱窗,每天展示全份大公报各版面,路过的人都可免费阅览,尤其在那里等巴士的市民。女生当然看过,但在港英时代成长的她并不明白为什么大公报上有那么多关于祖国内地的消息,风格又较当时大部分以娱乐及商业为重的报刊严肃正经,而且文字很多。多年后她才懂得那份报章有帮助香港市民加深了解祖国近况与发展的责任,不媚俗的风格则是重文、典雅与大气的表现。香港回归之前,“十一”国庆不是公众假期,但国华大楼每年九月中就开始张灯结彩,挂起国旗、横幅与大红灯笼,喜气洋洋。

  女生一家没有在湾仔度过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因为他们搬家了。聚散无常,有缘的却又从不失场,后来大公报的老友多番鼓励女生努力写作,也邀请她与家人参观位于北角的报社,透过那里展示的历史资料与图片,补充了女生儿时对大公报一知半解的认识。女生渴望当作家,却不敢向报社投稿,直至某年到英国旅游,在唐人街吃了一笼完全是昔日香港酒楼传统风味的虾饺,感慨有些港人因种种原因带着专长移民他乡,百感交集之下,就想借自己的文字创作,让读者透过阅读增加对中国的认识。回港后,她写了一篇关于饮食的散文,交给大公报副刊,这就是专栏“简饮择食”首篇刊出的文章《伦敦的虾饺》。除了分享美食体验,女生也开始写散文,及后投稿至“大公园”,题材涵盖生活、文学、艺术与时尚,后来成了现在长驻“小公园”的“竹门日语”。

  上述是我的“大公报故事”,回忆不断,深刻难忘。数年前以“新丁”身份参与报章专栏创作,感谢一众前辈与编辑帮忙,让我有发表作品的机会,也从专业的校对修订和改善建议中获益良多。

  时值大公报一百二十周年志庆,现在位于香港仔田湾的报社极具规模,设备与时并进,制作风格活泼创新,业务发展一日千里。谁会晓得当年轩尼诗道上的两条平行线竟有交汇的时空,女孩长大后竟可以专栏作家身份走进报业世界,与大公报仝人并肩合作。“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百廿年来的人与事,我只是沧海一粟,但深信秉持宗旨,奋力不懈,定能在人生写下如大公报般充实精彩的篇章。

  大公报专栏作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