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红隧通车忆过海\陈德锦

2022-06-28 04:24: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红磡海底隧道通车不觉已五十年,当日盛况仍历历在目。对年逾耳顺的人来说,最早的集体记忆可能是“过海”的忙乱倥偬。当年由深水埗码头搭小轮到上环,繁忙时段要排长龙入闸。航程较短、班次频密的天星小轮同样人头湧湧。不单因那时是以现金买票,更因为时间紧迫,过了海,无论上班或回家,还必须再搭车。在台风活跃的季节,风高浪急,要奔走于两岸的人更提心吊胆,害怕一旦小轮停航便回不了家。

  今天年轻一代,未必能感受到红隧通车为香港人带来的兴奋。回看香港开埠历史:港岛发展在先,九龙半岛随后:上世纪中叶,九龙已是工业重镇、人口大增,米粮牲口也由内陆经火车南下到此集散。不少人要“过海”上班、上学、探亲访友,两地只依靠渡轮往来已是城市发展的短板。既然当年不能建一条跨海大桥,香港人只得等候这条以沉箱组驳的隧道早日贯通岛陆,而这等候终在五十年前的夏天有了结果。

  犹记得家在湾仔、在九龙塘念大专的年日,早上我会从家中露台遥望码头,看看是否正有渡轮泊岸,估计了班次,才决定往码头步伐的缓急。那时,我的“一小时生活圈”仅能由湾仔跑到狮子山脚,相隔不过是两公里宽的维港、三四公里的路程。有了隧道,可搭“隧巴”过海,方便直接,但受限于巴士班次不稳定,路面交通时有挤塞,所花时间其实相若。那时“隧巴”收费也较高,用车船接驳的方法可省回几文钱。

  红隧通车那天,由一位笑口常开胖胖的女艺人坐在古董车上由红磡“潜进”水底,再“登陆”铜锣湾,这十分钟车程,一向依赖汽车渡轮的司机无不称奇,不管收费稍高亦跃跃欲试。到大家都用惯了不再担心诸如渗水通风之类问题,政府已酝酿建造另一条海底隧道,以地铁穿越维港。有了红隧、七年后也有地铁通车,全港市民便不用在风季“望洋兴叹”了。

  有了海底隧道,的确省时;但回想旧日,难道就让时间在等车候船中白白溜走?在船上,我会一边啃面包,一边读小说,间或在码头小报摊买到新一期的文学刊物。在车里或小睡,或作一个文学白日梦。港九两岸,文字和意象做了桥,让我跨过很多非要细读便不能领略的名作,一个一个艺术的站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