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君子玉言/速写香港\小 杳

2022-07-13 04:24: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刘克襄著《四分之三的香港》。\资料图片

  在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之际,这个边陲之地再次迎来了她的高光时刻。说是边陲,只不过是版图上的地理位置,在人们心目中她一直是耀眼明星,貌美如花,高傲神秘。

  在港几年,我以一种入世+抽离、投入+退思的态度,仔细端详这个地方。正如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部《红楼梦》,也许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香港吧。借回归庆典之际,从个人感受做一撮要描画,也对旅港生活画个句点(选择二十五周年,是因为仪式感)。

  香港的AB面──A面是显性的都市香港;B面是隐性的田园香港。初来港时,朋友送了一本台湾作家刘克襄所作《四分之三的香港》。一时不解:这四分之三指的什么?书的封面写:“因为行山穿村,我幸运地邂逅了隐藏版的香港,一个比购物和美食更独特、更有魅力的香港。”二百六十三座岛屿,遍布港岛、九龙、新界和离岛四部分,百分之七十密林郊野和山地。一千一百平方公里七百五十万人口,看似到处楼楼楼人人人,实则也是山山山海海海岛岛岛林林林。

  很少见哪个城市与田野山川共鸣并且做到城是城山是山,时尚是时尚、田野是田野。“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凭窗观海望山,在香港是寻常百姓家常景。被视为香港精神象征的狮子山,在新九很多地方都能望见,港岛的太平山以一山之幽成了中环白领的后花园。二十四个郊野公园、一百多条行山径居“亚洲第一”。龙脊曾被《时代》评为“亚洲最美市区行山径”,麦理浩径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二十条最佳行山径之一。这两条山径,一个是东方风水说法,一个以前港督名字命名──颇显香港中西杂糅的有趣。特区政府在这些行山径上,设置了歇脚亭、指示牌、烧烤桌、座标柱……此外,尽可能保持生态原貌。

  不少社区临山而建,走出十分钟即有行山径。难易程度丰俭由人──适合一家老小的“家乐径”、适合学习动植物知识的“树木自然径”、适合高手探险的“越野单车径”。更有景色独特的险远之峰,需要勇气体力方可抵达,背着干粮穿行在密林幽山之间,溪水可饮,鸟鸣为伴。

  行山也是在竞争激烈、社会转速快,“铆”在转盘上不停歇的市民用来稀释丛林法则压力的港式生活哲学,以行山来治癒都市压抑感,也有人从中体悟挑战进取、领略美好风景。

  香港的CD面──她现代奢华,国际流行风尚第一时间登陆香岛;也极其传统保守,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带来各式各样风俗,在这里保留了其原生态。“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模式又使得这些“散装”风俗信仰在自由开放环境下,恣意漫生。再现代的楼宇都要用风水测一测,再成功的人士都喜欢看看运程。一位年轻人为缓和父子关系,请著名风水大师算命,花了二万多元还要托人……

  几大宗教在这里都有栖息地,玄学气氛浓郁。中式的文武庙、西式的教堂、南亚的锡克庙、渔民供奉的天后庙……各大庙宇被赋予不同“专长”:有求必应黄大仙、转运必到车公庙、富贵荣华文武庙、祈求平安天后庙……踏上中环至半山逾八百米的世界最长户外有盖自动扶梯,一路上嘉年华之旅:年轻人头顶精心做成的鸡尾酒会发型准备到苏豪区泡吧,疲倦的白领想要在这里忘掉漫长的加班……然而,扶梯的尽头却是一座清真寺。我曾经懵懵走进去,被一位热情大叔拉住作引领介绍,粤语+术语,我完全听不懂,连声说“唔该晒”想抽身而走,然而大叔还是不停地说啊说啊……

  新旧杂糅遍布各角落:中环亮丽新楼毗邻浸润百年风雨的石板街,上环中药舖骑楼隔壁是涂鸦的酒吧,大澳高脚渔村紧临保育活化的文物酒店,荔枝角工厦旁是古色古香的饶宗颐文化馆……春节圣诞、复活佛诞……中西节日福利均沾。

  香港的N面──五光十色的多元化、个性绽放的自由化,贵妇头戴花枝招展的帽子看跑马,青年一头蓝髮扛垃圾包,女生半夜三更街上跑步,白领乘街渡离岛露营浮潜……只要守法守规,可以以任何模样、任何方式生活,随便散漫放飞。

  这里是极其讲究身份的地方,阶层固化世袭,小孩读名校还是公立,就医选公立还是私家诊所,大致对应各自阶层。许多场所搞member club,大学也搞校友俱乐部,会员才有资格吃饭。花钱可以办事,但花钱未必买得到身份。这里也是最没身份感的地方,规矩面前,该排队排队;行山时,身边路人甲可能就是某名人。

  这里还有那么多纯朴良善,点菜时服务生常常说“差不多了,不够再加”;问路时常常有市民说“我带你一段”。我曾经一个人在香港仔鸭脷洲,向两个青年问路,他们一边用手机搜索,一边用结结巴巴的普通话指给我看……

  寄上对她二十五周年的祝福:以胸有山水之大,放眼家国之大。以包容多元自由之体,讬黄鹤飞云之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