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灯下集/寻求人生最优解\杨田田

2022-08-02 04:24: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心中有数》,人民邮电出版社,二○二二年。

  不少人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但当把数学精神和做人做事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思考,提炼出一些生活方法论,是有趣及有智慧的。《心中有数》就是这样一本书。本书作者刘雪峰是一位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老师,在理科、文科上的知识都非常渊博,对数学的思维方式有独特见解。

  《心中有数》认为人生是一个寻求最优解的过程。为此,作者通过分析数学概念,表达他对“寻求人生最优解”的思考。其中有几个数学概念反复被提及,比如“概率”和“主动预测”。

  关于“概率”,作者不认同“人定胜天”、“命中注定”这两种对生活的极端看法。他认为生活总体而言是系列“概率”事件的叠加。我们不知道发生某事的概率,但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提升成功率,以及当发现自己做某事上成功率较别人高时,应该反复做,以提升自己的收益。在《纳瓦尔宝典》称这种本领为“天赋”,但我认为以“概率”定义它的确更加准确。

  而“主动预测”是作者非常强调和推崇的能力。作者认为对过往事件的“解释能力”并没有太大意义,而“主动预测”因为带有可验证性,所以更有价值。而且个体通过“主动预测”,更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获得自我提升。《心中有数》的几个“主动预测”例子都很经典。一是某大学教授通过看别人的论文研究课题,自己先建模、推导、获得结论,再研读别人的论文,和别人的研究内容比较。如果别人的思路更优,则对自身思路是一个补充;如果别人的思路不如自己,那么自己马上获得同一个课题的论文方向,因此可以大大提升自己论文的产量。二是一个快速读书的方法。当读一个类别的书非常频繁时,读者不妨预测下一段、下一章节的内容。如果内容和自己预测一致,则可快速跳过;如果内容和自己预测不一致,则仔细品味。如此一来,读者在快速读完一本书之余,还能快速说出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其此前不知道的新知识。

  此外,《心中有数》还用“病态方程式”解释多样性的红利,说明参与者的角度越不同,越有利于所得结论的客观性和可行性;用“卷积”对比“小确幸”和“大幸福”哪个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更高;用“最小二乘估计”印证孔子“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中庸之道……读者对于这些数学概念可能陌生,但如能理解背后的原理和方法论,应有醍醐灌顶之感。我想,如果我在学生年代读到这本书,当年就能用更高维的视角看待数学学习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