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了不起的舞蹈\郭晓懿

2022-09-29 04:24: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一向有个观点,艺术的高低和欣赏观众的多少并不一定相关,今天又一次验证了这个观点。

  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吴虎生团队的演出,是我期待已久的。要知道,当年大名鼎鼎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就是上海芭蕾舞团的前身上海市舞蹈学校表演的。回溯历史,感慨万千,但也证明了这个舞团丰厚的历史底蕴。只是没有想到,开演之前环视了现场,只有寥寥上百人,相比于千人演出大厅,显得异常萧落。我是经常现场看演出的,上周还在这里看了观众几乎爆满的场景。相形之下,今日,太寂寞。

  我想,可能观众对于上海芭蕾舞团尚且不太了解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对演出机构究根知底。演出开始之后,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出不仅没有让我失望,还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难说再见》一开场,是一个男子在远方的椅子上沉思、翻腾、徘徊,灯光转移到前台,形形色色的人物登上了舞台,展现人生的方方面面,如男女的爱恋纠葛,更有一人独舞,旋即分裂成多人,又统一到自身。前景后景不断交错,既是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经历,也是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挣扎的心路历程。

  《青蓝紫》虽然名为青蓝紫,但演出的顺序却刚好颠倒──紫蓝青。最欣赏的是第一话“紫”,女舞者穿越紫色之门,翩翩起舞,开始引领观众的思绪,到了演出的高潮,一位女性随着音符剧烈地颤抖着自己的身体,仿佛应和命运的起伏,无数人奔向紫色之门下,张开双臂,展示自我,却又很快被他人替代──既是对生活的解读,也有历史反复运算的韵味。至于蓝,借用了泰戈尔的名言:“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一个女舞者的独舞,像是自我追寻的过程。青则表现出青葱懵懂的人,面对灾难时的反应。

  《浮生一梦》是难得的现代跨界作品,芭蕾舞和昆曲的结合。正如字幕引用的《牡丹亭》名句:“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以《牡丹亭》唱段《游园惊梦》为主线,不过表现的是现代人物的梦游虚空。甫一开始是现代芭蕾作品,随后上海昆剧团的演员出场,唱起《牡丹亭》的唱段,乃至于一左一右,和芭蕾舞演员同台演出,人物梦境的古典和现代的交错,仿佛意味着对美的向往超越时空。

  演出结束后,百人观众爆发出掌声和喝彩声,丝毫不逊色于上千人的观众。他们值得这样的喝彩,我觉得他们做出了一流的艺术作品,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希望他们受到更多的关注,将这些富有哲学韵味的现代芭蕾作品带给更多观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