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金秋的场院\霍无非

2022-09-30 04:24: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金秋时节,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新华社

  天凉入秋,辽阔的原野金黄艳红,浓彩绚丽,也给村庄清静的场院注入了暖色和喧嚣。在“铁牛”稀缺的年月,每到满是收获喜悦的金季,车把式甩起响鞭,把大田割下的深黄穀黍,掰下的金棒玉米,面带红晕的高粱,一车车往村里的场院拉,铃儿叮当响,骡马跑得欢,车轱辘有时滚转在浅凹的沟坎里,把熟透的庄稼颠得唦啦啦响,这不打紧,捆扎得结实着呢,一声吆喝,带着尘土闪进场院。

  场院大都垒得四边方正,用一人高的麦秸泥墙圈着,有间带炕小屋,给看场人住。平日里,场院也不閒着,可利用这片土地种些马铃薯,赶在入秋前收了,平整拍实,不耽搁大田作物入场,一寸土地一寸金,农人就是这样珍惜。把大车装载的秋粮分类卸下,场院顿时弥漫着秋野泥土和庄稼的芳香气息,农人翕动鼻翼尽情嗅着,那滋味,像醇酒一样使人陶醉。

  场院入秋俨然成了社交中心,吃罢晚饭,听完匣子里的广播,男人们把嘴一抹,三三两两又回到白日劳作的场院,盘腿聚在小屋炕头,天南地北地唠,讲收成,谈家事,说“三国”,唠久了,把灯拉到屋门外,趁着刚放黑又扬一气场。待到满天星斗,话终人散,看场的老汉忙着给骡马铡草,牲畜不食夜草不肥嘛,何况它们白天还得出大力。只有小孙子不离不弃,陪着爷爷在场院。庄稼收尽,失去庇护的秋虫有一搭没一搭地残鸣几声,小孙子无聊,一会躲在秸秆后藏猫猫,一会嚷着要爷爷讲故事,爷孙俩坐在草垛上,“从前哪……”,直讲得孙儿两眼瞪圆像夜空的星星。

  到了收场那一天,粮食装袋过秤后都被扛走,农家汉子有的是力气,扛上二百多斤走路稳如磐石。这时远瞅场院,金灿褪去,空荡荡的剩下土黄,走近一瞧,地面还散落些许谷粒,并非农人懒,拾掇得不干净,是要给麻雀喜鹊,偶尔偷偷下山觅食的沙鸡子留着,万木萧疏的季节接踵而至,天寒人心暖。还有那捆捆秸秆厚厚实实立在院墙,遮挡了墙头扫过的风,打霜下雪是鸟儿一处避寒的窝。

  这已是多年前的往事了,如今村外大田搭起了塑料棚,里面种植效益更好的蔬菜花卉,买卖销售全在地头。秋收了,马车匿迹,种粮人家用小农机械把收获拉回自家院内摊晒——这是农家的小场院哪。新一代农户更懂得美,把金黄的玉米棒拴成串,将深褐的松蘑山货用线穿起来,再加几串鲜艳的红辣椒,都挂在砖墙瓷瓦的屋檐下,引来枝上鸟,与墙边果树泛红的苹果海棠相映红。金秋时节的场院,承载着时代的变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