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英伦漫话/童心不老\江 恒

2022-12-01 04:24: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伦敦帕丁顿火车站。\资料图片

  去过伦敦帕丁顿火车站的人,或许见过这样一尊铜像:身上是蓝色连帽牛角扣呢子大衣,右手举着红色宽边软帽,左手拎着棕色皮箱,脖子上还挂着小牌,上写“请照顾好这只小熊”。是的,这便是英国著名卡通形象帕丁顿熊(Paddington Bear)。

  当初我和许多人一样,因为帕丁顿熊记住了帕丁顿火车站,殊不知小熊恰是因为火车站而得名,而且起名的过程颇有戏剧性。据创作了小熊的英国作家迈克尔.邦德回忆,一九五六年临近圣诞节的一个冬夜,他在帕丁顿火车站附近的商店,买下了最后一只泰迪熊玩偶,作为送给妻子的圣诞礼物。之后他突发奇想,这只货架上孤零零的小熊叫什么名字?它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身世?

  迈克尔只用了几天时间,便写好了《一只叫帕丁顿的小熊》故事书,生动地讲述了小熊的离奇经历:它出生于秘鲁神秘丛林,因地震摧毁了家园而与亲人失散,迫不得已之下飘洋过海来到伦敦。在帕丁顿火车站,小熊除了手中的一个皮箱和身上挂着请人关照的小牌,孤身一人,举目无亲。目睹此情的布朗夫妇动了恻隐之心,他们收留了小熊,并以帕丁顿火车站给它取名帕丁顿.布朗,小熊从此开始了新生活。

  一九五八年该书与读者见面,旋即受到舆论好评,在接下来的五十多年里,迈克尔以每隔两年到三年推出一本新书的频率,将小熊的故事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二○一二年帕丁顿熊荣获“英国史上最受欢迎动画角色”称号。尤其是英国保罗.金执导的《帕丁顿熊》电影系列公映后,在全球收获了无数“小熊迷”,那个有着蓝大衣、红礼帽和旧皮箱的招牌式装扮,喜欢吃橘子果酱、总会将橘子酱三文治藏在帽子或是行李箱中的小熊,几乎成了英国的文化大使,甚至连英国王室都成了“粉丝”。

  今年六月,白金汉宫举办了庆祝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七十周年的白金禧音乐会,当时女王健康已转差,未亲自到场,但就录制了一段与帕丁顿熊共进下午茶的温馨短片,其中特意安排了橘子酱三文治的桥段。影片中小熊保持了一贯憨厚又冒失的本色,在连串出丑后,它从帽子里拿出一个橘子果酱三文治向女王赔罪,意想不到的是,女王也微笑着从自己的手袋中拿出同样的三文治。故事还未结束,女王随后把手袋放回原先的矮櫈上,按照皇室作家丹皮尔在《女王手提包的秘密》一书中所说,女王把手袋放在桌上,代表希望五分锺内结束宴席;把手袋放在地上,表示想立即结束谈话;而把手袋放回原位,则意味着双方谈笑甚欢,小熊的魅力可见一斑。

  按英国评论界的说法,帕丁顿熊的成功并非偶然,其是英国卡通几百年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十七世纪开创黑白木刻,多以战争为主题;到十八世纪流行彩绘,画风常呈现怪诞化;再到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笔触由繁至简,颜色从五彩转为素雅,表现内容集中于政治和生活,卡通人物一路不断演变,商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电视作为崭新的大众传媒兴起后,动画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于是涌现出小羊肖恩、小猪佩奇、彼得兔等一批深受英国观众喜爱的知名卡通形象,帕丁顿熊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事实上,像帕丁顿熊这些卡通形象之所以走红,背后有着共同规律。比如它们很接地气,通常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能引起共鸣,像帕丁顿熊就是迈克尔按自己父亲的形象所创造,他和大部分邮差一样,总是彬彬有礼,喜欢用摘帽子的方式跟别人打招呼致意。再如小熊身上的牌子,是二战伦敦大轰炸期间许多英国儿童的标配,上面写有“请照顾这个小孩,谢谢你!”字样,几乎每个小孩也都随身携带一个小手提箱,里面放上个人证件和必需品,以便走失时有人收留,堪称时代的记忆。迈克尔在书中曾说,“帕丁顿熊脚踏实地,永远是个真实的角色。真实到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会问自己:如果是帕丁顿,它会怎么做?”

  再者这些卡通形象呆萌,时常自黑自嘲,极符合大众口味。例如雨天是英国的特色,一年中差不多大半年要下雨,帕丁顿熊便说,在它的认知里,光是伦敦人就有一百零七种描述雨天的说法。还有在以“美食沙漠”著称的英国,小熊眼中最好吃的就是三文治。另外,帕丁顿熊剧中火烧眉毛了还慢悠悠按程式唸服务条款的英国客服,以及被法棍面包堵住嘴之后,大家第一反应居然是讨论法棍什么馅等,均是英国人的典型写照。

  当然与卡通形象配套的浓浓英伦风,也吸引不少读者和观众。像帕丁顿熊脚上穿的威灵顿靴子,便是地道的英国品牌。小羊肖恩的原型是英国特有的苏格兰黑脸羊,住在远离尘嚣、风景如画的乡村农场。彼得兔则让人联想起湖区自然朴素的田园风光。

  迈克尔生前曾说,当我写第一本书时,还不知道帕丁顿熊会被塑造成铜像,放在自己的车站里。我只要想到人们在我去世后,还会继续坐在小熊旁,吃着三文治,就令我无比开心。因为不论世间有多少烦恼,它总会让你永保心中童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