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近来引起很多热话,其一是AI能否代替艺术家进行创作?其实AI在生活上常见的应用是语言翻译。近年来,透过AI技术进行语言翻译,Google Translate以及苹果(Apple)应用程式中,文字翻译以及把语音变成文字的功能越来越厉害,尤其是英文。英文基本上是一个国际语言,大多数语言都可以有方法翻译成英文,因为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和开发是英语主导的,所以有趣的是未来的AI是不是用英语思想呢?
AI的语言翻译,其实对人类的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近年内地开始调整学生课外补习英文的生态。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学习英文是重要的。但到目前,从社会发展来看,若果大量资源只投放在学习英文上,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文化安全以及文化认同的问题。
以日本为例,它的软实力在国际上影响甚大,但国内并没有推动一种全民英语的模式。日本的学习环境还是用日语为标准,所以日本人能够很好地保存其文化特色和文化认同。这是与教育语言有密切的关系。
AI发展迅速,在笔者看来,除非你的职业或工作需要应用英文,例如律师、英国文学博士等,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英文。但是作为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英文应用,现有AI的语言功能似乎足够和方便;比起一味深耕英文学习,应该花更多时间在学习其他实用技能和技巧。
新加坡几年前已经推动技能技工教育。眼见科技发展已经取代不少过往的文书工作,一些技能如修理汽车、修理机器、厨艺、陶艺等等,反而更吸引人学习。
香港目前的教育仍然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由大学到职业训练局里面很多的课程都是英语主导,其实这个是需要检讨和反思的。随着国家日益强大,中文已经成为另一种国际语言。笔者认为,香港需要做的不只是“普教中”(以普通话教授中文科)那么简单,而是要有一套完整配套的教学策略。这也是香港的优势,因为香港聚集了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精英,他们能够替“中文国际化”集思广益,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英文在未来仍然会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但是用多少时间去学习英文?这需要研究和探讨。香港未来的教育必须要定好教学语言,若果决定是“中英并用”的两条腿走路,那么如何并用呢?而目前把英文变成绝对的教育语言,是需要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