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善冶若水/元创方的变身\胡恩威

2023-01-13 04:24: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元创方(PMQ)的十年营运将会完结。笔者认为是时候检讨元创方过去十年的工作和成绩。随着大馆、M+博物馆等大型文化设施的落成启用,元创方的新定位是需要一个重点。以元创方的格局和规模,它变身为未来的“香港画院”是非常合适。

  在内地,画院是艺术家创作和成长的地方,已发展为成熟的平台,涵盖传统书画、油画,乃至实验艺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样一座本地画院是需要的。

  以元创方目前的建筑物规格,把它变成画院是可行的。画院既可呼应荷李活道传统书画、印章文化,亦可以中国书画为本,加入水彩、油画等。院内还可设立很多工作室,让艺术家在里面进行创作,以及定期举办个人作品展和艺术推广展览。

  在笔者看来,文化体育及旅游局需要研究及咨询未来元创方应该如何运作。香港需要发展一个专设的美术创作和研究的机构,而香港画院正正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项目。至于经营运作方面,相信会比目前那种文化消费和商场消费模式更有效和合适。

  香港艺术家目前面对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空间进行创作及展示,尤其在社区层面。其实,在十八区推动不同类型的社区文化艺术中心是必要的。因此,元创方改建为香港画院的可行性值得深入研究。香港有很多水墨画大师和专家,而荷李活道一带也是香港传统书画古玩画廊集中地。附近的文华里还有一条专做印章图章的“印章街”,把这些元素整合起来,相信会形成一个非常有趣、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重点的创新形式艺术空间。这一方面,文体旅局应该多加研究,并适时对外交代元创方的未来发展模式和策略。

  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文体旅局非常重要。文化、体育做得好,能够吸引海内外游客到香港。当然,香港文化的特色以中华文化为本,才能有真正的吸引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