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书写自己的太空史诗\赖秀俞

2023-01-30 04:24: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流浪地球2》科幻制作水准高。\剧照

  《流浪地球2》上映后,再次引发热烈讨论。作为中国科幻电影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P,《流浪地球》的发展相当值得我们关注。尤其是《流浪地球2》呈现出的工业水准,已经让其成为一部具有未来意义的作品──它至少意味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水准,起码在工业维度上已经与荷里活持平。不过,除此之外,我认为《流浪地球2》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与欧美科幻叙事相比,它的科幻哲学具有相当显著的“中国特色”。唯有了解中国的过去与现在,我们才能理解作为“前传”存在的《流浪地球2》的叙事特色。换而言之,从《流浪地球2》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故事”。

  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个故事和《建国大业》《长津湖》等中国主旋律商业大片共享同一个思想内核,只不过它的叙事乃以“科幻”之名展开。不难发现,当前针对《流浪地球2》存在的意见分歧,其本质聚焦于在何种序列与谱系中理解这部电影。有人认为《流浪地球2》与上一部一样不够“科幻”。实际上,相对于第一部,《流浪地球2》已经透过大量太空想像与科技装置呈现出普遍意义上的“科幻性”──不过,此处关于“科幻”与“非科幻”的解读,凸显出的关键问题并非争论谁拥有更为“正宗”“经典”的“科幻性”,这只是问题的表面。真正有价值的要点在于,它促使我们追问:我们对于“科幻”与“非科幻”的界定从何而来?我们对科幻叙事的想像到底源于何种认知?

  我们都有一套关于何谓科幻叙事的定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一直以来,以欧美模式为主导的科幻元素对我们的想像范畴与方向产生了指标性的影响。这导致在很多时候,当我们谈论科幻电影时,欧美的叙事元素成为我们的坐标。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部分观众认为《流浪地球2》会比《流浪地球1》具有更强的“科幻性”,因为前者有太空电梯、大型外星球空间站、量子计算机等对应欧美科幻叙事的视觉建构。相对而言,使用大篇幅叙写代际关系的《流浪地球1》缺乏对标欧美模式的科技元素。不过,欧美科幻叙事实则也并非都具有强烈的“科幻性”。例如,《星际穿越》的突出之处正在于它不像其他西方科幻电影一样强调对抗与杀戮,最后拯救一切的不是武器,不是战争,而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爱。这样的处理完全偏离欧美科幻叙事所强调的理性逻辑。因而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科幻电影,但它的叙事旨归与美国战争片一样都是中产家庭“以爱之名”的大团圆。后者的美国士兵在战场上念兹在兹的是回家过圣诞,前者则是在太空中呼唤爱。在此,贯穿《流浪地球》系列始终的亲情表达,与《星际穿越》的中心主题实际上相当一致。由此可见,我们对“科幻性”的界定,本身就存在内在的矛盾与分裂。

  与此同时,我们不难看到“后进”文化追赶“先进”文化的思维模式。然而中国有其具有特色的社会组织形态与发展路线。如果中国的科幻电影照搬欧美模式,对于世界电影而言没有意义。一直以来,第三世界如何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科幻叙事,始终是中国科幻小说与电影不得不直面与回应的问题。在科幻叙事乃至其他领域的论述中,第三世界唯有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才能使这些文化论述呈示出自己独特的区域坐标与文化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一个中国文化IP的《流浪地球》系列展示了一种可贵的尝试。其中的中国价值观并非它的“问题”,反而是其最具有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的文化特性。

  有些人认为这种特性作为主旋律叙事──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是值得诟病的。这体现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偏见。首先,欧美科幻大片同样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欧美社会的主旋律。例如其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对自由意志的探索、对个体性而非集体性的推崇与强调,都折射出相当主流的西方价值观。同样都是主旋律叙事,欧美科幻电影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叙事一般都以外星殖民计划为基础或核心,地球往往是被遗弃的空间。而《流浪地球》系列则以家国同构为哲学基础,主张带着我们的地球家园一起脱离太阳系,这无疑是中国人安土重迁思维的特征。相对于殖民计划,后者的“移山计划”所对标的是千万个作为“愚公”的人民,而非作为个人拯救宇宙的超级英雄。其次,公众对意识形态进入文艺作品的不满,基于一种假设:存在一种全然隔绝文化社会影响,尤其要与政治保持绝对距离的纯文艺生产。事实上从文化政治的维度看来,所有文化生产都无法脱离意识形态存在。

  《流浪地球2》作为一个以“科幻”之名展开的“中国故事”,呈现了一种试图摆脱欧美叙事模式的太空想像。这是比工业水准、视觉效果与荷里活比肩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部分。它揭示了一种想像力与行动力的可能性:中国人书写自己的太空史诗。因而无论这个故事讲得是否完美,它在中国影史上无疑已经踏出了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一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