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灯下集/《我们不说,谁说?》\朱昌文

2023-03-03 04:24: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屈颖妍著《我们不说,谁说?》。

  日前在一个时事讲座上,专栏作家屈颖妍郑重地给我送上一本她的新著《我们不说,谁说?》。我欣喜接过,揭开扉页,看到上款写上我的姓名和“雅正”二字,下款是她自己的签名,字体遒劲有力,似可彰显作者刚正不阿、敢作敢为的率直性格。

  拿着这本三百八十多页、辑纳了一百八十多篇文章的新书回家,我花了一个晚上,选读了一部分文章,当中一些是重读,因为以前曾在《大公报》上读过,留有印象。这本新书就是由大公报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大部分文章是作者近年在《大公报》港闻版的“妍之有理”专栏上发表,小部分则在其他报刊或网媒刊登。

  对于众多关心时事新闻的读者来说,屈颖妍这个名字是绝不陌生的。作为资深传媒人的她,多年来怀着一颗火热的爱国心,秉持正义的原则,以敏锐的新闻触角和犀利的文笔,激浊扬清,在二○一九年“黑暴”猖獗时,以笔作剑,写出大量文章,讨伐反中乱港之徒的恶行,唤醒众多被集体催眠的港人,令他们明辨是非黑白,为香港社会恢复安定,起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我和许多朋友都是她的“粉丝”,她的文章,几乎每篇必读,她的视频几乎每段必看,而且会转发到各个群组去,从而发挥更大的正能量作用。

  《我们不说,谁说?》这本新书,内容分为六个章节:包括“故事”、“外国的月亮”、“癌细胞”、“星星之火”、“罪与罚”以及“瘟疫”,文章题材涵盖近年发生在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大事小事,当中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政治色彩,凭着作者的敏锐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为读者阐释各种事情的来龙去脉,令大家恍然而悟,这就是屈颖妍文章的特色和魅力。

  书名意念来自屈颖妍一篇文章的内容,也用作为“自序”。她在这篇题为《我们不干,谁幹?》的文章提到,香港经历了连串社会动荡,她努力不懈地写了近十年评论。在“黑暴”期间,她一星期写八篇评论文章,从未间断。许多人问她:“你不怕吗?人人都噤声了,为什么你还在写?”

  屈颖妍回应这些关心她的提问,写道:“香港是我们的香港,由出生到长大到成年,我这代人有幸看着小城起飞、璀璨、稳定繁荣,然后忽然疯狂、腐烂、陨落。半城人如中了咒,跟着魔笛步向悬崖。生于斯长于斯,我们怎忍心看她一步堕崖、一夜倒塌?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做,谁做?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爱这地方,就要好好保护她,不要计较得失回报,不要天天数算牺牲了还是蚀底了,拿起武器,幹吧,我的武器就是笔。”这段感情强烈的文字掷地有声,令人振聋发聩。也许就是这股时代使命感的推动,使屈颖妍拿起笔来,勇敢地向一切不合理、不合法的人与事说不。

  屈颖妍的敢作敢言、不惧邪恶势力“起底”威胁,坚持秉笔直言。她的正气和风骨令人赞赏,二○二一年底她获“感动香江人物奖”。一群资深传媒人设宴祝贺她,笔者也有参加。席上,屈颖妍心情激动,感谢众多好友的支持与鼓励。她回顾过去几十年来在传媒界走过的不平坦历程,感慨良多。她表示,只想做一个为平民百姓发声的传媒人。她目睹今天国家在各个领域发展迅速,成就辉煌,令人鼓舞,希望今后多在这方面努力,写好和讲好中国的故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