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什锦/多子奁、官皮箱与多宝格\邝凯迎

2023-04-04 04:25: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官皮箱收纳屉格。\作者供图

  汉代出土文物中有不少漆器,其中有一种组合式的奁子,内存有多个小盒,或圆或方,一般称有五小盒的组合为五子奁、七小盒为七子奁;将这奁子打开可见一件又一件,以现代说法是巧妙的储存空间,从出土奁子内遗下来的粉状物,推算是女士的化妆奁,是女子闺中的化妆包;化妆奁也称为多子奁,器表有朱漆彩绘、针刻及戗金(金银镶嵌)等图饰。这种妆奁在唐、宋时期造型上有所变化并以不同形态出现,由于其时高足家具风靡,精巧的椅框式镜台出现并与妆奁渐融合成一体。我们从出土文物及流传下来的画卷,可看到其原形面貌。

  文博专家王世襄说官皮箱是古时官商大户的日常用物,由宋代镜台妆奁演变而成,除用以盛装梳妆用品、亦放置文房用具,以及贮存文件、账簿、契约或其他细软,之后发展下来成为文人雅士用以收纳唱和诗文及玩物。以现代说法官皮箱是收纳装置,具贮存、收藏的功能,不要误会收纳是时下潮语,鲁迅在其《三閒集》已写有“都收纳在这一本书”。官皮箱不一定只有官员才能用,也不一定是镶皮的。

  官皮箱体形不大,约是二三十厘米长阔高左右的立方体,结构复杂,一般标准的由箱体、箱盖、箱座和铜扣组成;箱体前有两扇门,内设抽屉若干,箱盖和箱体有母子扣合,设计别具心思,若要开箱,必须掀起顶盖才能打开,门前有铜叶拍子,两侧有铜提手,方便携带;箱体表面多以紫檀或黄花梨制成,后者因纹理清晰,两扇门板多选用花纹相近,多不加雕刻,外貌较前者美观。今天未必常看到明代的官皮箱实物,但可从流传至今的明人笔记,如《长物志》中对箱内存放用品种类记述,有近四十件文具及珍玩,放在一起以供取用及玩赏;这记录了工匠的巧思制作,体会到当年文人雅士的官皮箱特色。

  装潢华丽的多宝格是从官皮箱的功用发展出来,清代用以收纳巧工珍玩,从存世品或博物馆可看到;这些在乾隆年间成为清宫廷精致小型珍玩的贮存而可便携的器物,其外形不限于四方箱体,有呈八方形、圆盒型等,四方箱体亦有各种变化组合,如层层叠高、节节相接、亦有三个长方形接在一起,而两端的方匣可折向中段合成箱体、亦有四边装上扇形格子,当旋转展开时才见各类珍玩、亦有圆盒造型可作四扇张开变成方形展台,这种有明有暗方式,暗藏璇玑,充满无穷变化,引人入胜。多宝格用料多以珍稀木材如紫雕、花梨以及漆料等,刻上云龙、嵌上彩瓷玉石博古图画,雕漆及镶上竹黄,增加繁华艺术色彩,花梨则不加雕刻,超凡脱俗地保留天然木纹特色。

  清代宫廷存放文房及各式珍玩的匣柜,皆由巧匠制作,迎合帝王不想因循旧制及形式,运用不同物料,以奇巧设计,按御旨物品的形态而裁制,如凿出凹槽安放,槽内裱糊一绸,显此屉珍玩精致,装潢华丽,亦有加配大小屉格分类存放,令收纳的珍宝文玩达五六十件,收藏物品有小铜器、瓷玩、古玉、手卷、摺装册页、西洋奇珍等,清内府形容为“百什件”,可见一柜能储器量之多。更有设计隔板、暗门,成为享受寻找及发现的乐趣。

  清宫《活档计》有记录乾隆皇帝对多宝格的要求,乾隆九年十月,他“传旨现造百什件,五日一次伺候呈览。几时做得九分成果?全完几时做得?著定限回奏。”可见乾隆皇帝对这类物品的要求及投入程度。这种官廷收纳器具,放置帝王的“宝贝”,亦会随御驾出行。

  由收纳仕女梳妆的妆奁,到存放账册文件的官皮箱成为家具一种,再发展成精致贮存文玩的雅物,有如“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崖而成瀑”,令人有买椟还珠的冲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