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游香港故宫\文秉懿

2023-04-17 04:24:4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喜欢逛博物馆,时常参观沙田和尖沙咀的博物馆,每次都在里面消磨大半天。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去年七月开幕,我终于在复活节假期前往参观。

  也许当时离港外游的人多,博物馆内观众算不上多,秩序良好,大家逛得舒服。不少家长带同子女前往,一边观赏珍宝,一边向孩子介绍,寓教育于娱乐;也有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博物馆安排了导赏员为参观者讲解文化背景、历史故事,并且回答问题。他们在展览场地巡逻,看准机会就主动出击,娓娓道来,解释清晰,参观者听得津津有味,不住点头。这的确是一项体贴的安排,值得推广。

  香港的展览馆规模当然及不上北京故宫的庞大,不过展品数量可观。故宫博物院借出的珍品,不乏首次外借展出的国宝。根据导赏员所言,有一对大象展品就是第一次离开它老家的宝物。我们享有这机会,一定要把握。

  我参观的第一站是位于四楼的九号展厅,正在举办特别展览“金彰华彩”。由于展期有限,我当然要特别细心欣赏。顾名思义,展览品与黄金有关。是次展览展出了大量古代中国金器,物品的生产时代和地区跨度甚广。每件器具虽然经历悠长的时间洗礼,依然金光灿烂,风采不变,记载着时代变迁,一件物件就是一段历史纪录,一份文化遗产。

  大部分金器都是由梦蝶轩捐赠或借出。馆中所藏的黄金制品,有骏马的装饰品,也有女士饰物;包括生活用品,亦不乏丧葬物品。黄金用具叫人窥见其主人令人羨慕的富贵生活。只是“百岁光阴一梦蝶”,人生如梦,生命短暂,翩翩少年策马驰骋,闺阁女子娉婷嫋娜,一瞬风光,最后留下的只有烙下岁月印记的物件。“重回首往事堪嗟”,透过旧物想像旧事,勾勒历史,每一件闪耀的金器都带着风霜痕迹。

  在其他展品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家具。一个细小的范围,重现古人书房景况。正中稳稳当当摆放大书桌,桌子上陈列文房用品,配合一把太师椅,一个温柔儒雅的读书人形象浮现眼前。作背景摆设的一对柜子,坚实稳重,最为抢眼。我一向喜欢旧式家具,要是能够在氛围如此古雅的书房读书,学习想必事半功倍。

  二楼四号厅展出清代帝后画像,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也许人们看过清代宫闱剧,对于皇帝和后妃产生兴趣,尤其对于后者更是好奇。我不羨慕帝王生活,日子不易。雍正帝凌晨四时起床,开始一天工作。这是不可思议的辛劳生活。宫中规矩繁多,等级分明,后宫女人不能随心所欲。

  由于在九号厅流连忘返,参观常设展览只是走马看花,下次再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