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灯下集/《长安的荔枝》\杨田田

2023-06-13 04:03: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马伯庸著《长安的荔枝》。

  夏日炎炎,鲜红美味的荔枝已经上架。现时,荔枝作为一种普通水果,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但在古代,受限于保鲜技术和交通运输不便,出了岭南,吃荔枝便成为一种奢侈。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受“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启发,编撰出的生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主人公李善德原是长安城内的小官,阴差阳错下,成为唐明皇为取悦杨贵妃而设的编外采购人员──“荔枝使”。李善德接到此番苦差后,虽惴惴不安,但在好友的鼓励下亦奋力一搏。为了把岭南荔枝运到长安,李善德凭借出色的算数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甕装蜡封、隔水隔冰、快马兼程等手段,经过多次不懈测试,成功把荔枝保鲜期从三天延至十一天,最后送达杨贵妃手中。

  但在此过程中,因为触动了其他官员的利益,他曾被冷嘲热讽以至追杀;后来,他以为通过依附权贵能获得调动大量资源的权利,最后却仍被权贵玩弄于股掌之中。越到后来,他越意识到此种不计成本运送荔枝的荒诞及给人民带来的深切苦难。最后,虽然李善德成功运送了几颗荔枝,获得封赏,但他感到心力交瘁,最后甘愿归隐务农。故事的最后,安史之乱在“千里送荔枝”后不久爆发,也是情理之中。

  《长安的荔枝》首先延续了马伯庸“见微知著”的写作风格,通过巧妙的细节描写,维妙维肖地向读者展开一幅“浮世绘”。形形色色的人物,即便是短短几处描写,其形象也跃然纸上。比如,本书有三处描写了高力士,两次是手下人对高力士含糊不清的传话,一次只是远远城楼上的一个带手势的人影,但高力士的心机缜密的形象已被成功勾勒。其次,本书从底层人物的视角出发看历史,结合了一定的现代人思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李善德之所以被安排成“荔枝使”,是因为他在长安城“置业”时缺席了部门会议,被同僚陷害“吃死猫”。   又比如,触动李善德思考权力与人性的其中一个时刻,是他在获得权贵重用后,贷款机构直接免除了他的房贷。《长安的荔枝》再次说明,一个故事要打动人,“接地气”是必不可少的。最后,《长安的荔枝》的价值观非常正,主角既勤勤恳恳、想方设法地完成工作任务,也时刻以天下苍生为念,反对奢靡浪费。因此,从不同的角度看,读《长安的荔枝》都是一个愉悦的体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