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生在线/家有小儿已长成\刘世河

2023-07-24 04:03: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儿子不足四个月大时,开始有了笑的表情,胖嘟嘟的脸蛋儿闪着红光,像九月里熟透的苹果。五个月时,已经可以连续笑出声来,而且只需轻轻一逗,立马乐得合不拢嘴。笑声清脆如山涧清流的小溪,悦耳更悦心。于是,已近不惑之年的我,在那一刻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做“给点阳光就灿烂”,而且快乐可以如此简单。

  儿子四岁时,上幼儿园的中班。每天接他放学,都要经过一处大楼梯。每次,抬头仰望那近百级台阶,我的心里无不顿生怯意和乏味。可儿子却看不出有半点怯意,反而蛮欢喜地左右转着圈往上攀爬,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哼着儿歌。小书包随着儿子蹦跳的节奏,在他后背上欢快地跳跃。那一刻,望着儿子的小背影,我的心窗被豁然打开:原来人活一世,再怎么单调、枯燥的日子,也可以过得多姿多彩,有情有趣。

  儿子六岁那年,一次我和妻领他上街,巧遇同事的母亲张姨。性格爽朗的张姨首先对儿子长相大加赞赏了一番,随后话锋一转,笑咪咪地给儿子出了个小难题:“是爸爸最疼你呀?还是妈妈最疼你?”儿子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怎奈张姨不依不饶。儿子想了想,只好挠着头皮回答:“在家的时候妈妈最疼我,出来玩爸爸最疼我。”那一刻,我用很感激的目光望着儿子。虽说童言无忌,即便儿子只选一个,作为父母,落选的那个定也不会在意,但心里多多少少还是会有那么一丝不悦的。儿子如此智慧的回答,既巧妙地避开了张姨的“故意挑衅”又消除了我和爱人的小尴尬,而更令我欣慰的是,从儿子这句智慧的回答里,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生活是需要一点智慧的,而且与人相处,不但要善解人意,更要巧解人意。

  转眼儿子十一岁。上个周末是儿子十一岁的生日,读小学五年级的他,不但已初显小男子汉的“阳刚”,而且还常常语出惊人。那个晚上,吃完蛋糕,我和儿子很随意地讨论起了关于理想的话题。我问他,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不料儿子的表情瞬间凝重,接着很认真地对我说:“爸爸,我要当一名医生。”

  “为什么呀?”我不解地问。

  “那,我就能亲手把奶奶的病治好了呀!而且,刚才吹蜡烛时,我许的愿就是这个。”昏黄的灯光下,儿子的眼里已网满了泪花。

  我鼻子一酸,泪湿双眼。一年前母亲患了阿尔茨海默症,伴有轻微的偏瘫,神志恍惚,常把我们几个姐弟的名字张冠李戴,动辄还大发脾气抑或破口大骂。唯独对孙子却思路清晰,且和颜悦色言听计从。祖孙俩的那股子黏糊劲儿,我甚至都有点醋意。

  儿子的话让我百感交集。欣慰于自己几年的倾心引导,终使儿子幼小的心灵已开始闪现善念的光辉。更让我恍然彻悟:其实一个人的理想,很多时候可以不必那么高远,那么气吞山河,那些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太飘渺、太遥不可及。最好把理想的高度尽量放低,低到能让自己最亲最爱的人触手可及。如此,理想才最接地气,也最容易照进现实。

  从呱呱坠地到如今的小男子汉,我惊喜地发现,儿子十一个春秋的成长历程,居然也是作为一个父亲的我,自己的成长。这个既顽皮又可爱,时不时还惹我暴跳如雷的迷你的自己,不但时常把我感动,而且还让我的心灵有幸得到一次次地清洗,更让我一点一点品嚼出了生活乃至人生的许多真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