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愿AI助我实现旧梦\侯宇燕

2023-08-07 04:02: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这两年,人工智能(AI)技术被逐步运用到了影视行业。比如今年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夺宝奇兵》第五部中,就利用AI技术让观众看到四十年前青年时的福特再现英姿。又偶然看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与科技企业正在推进一个经典IP“数字人”的开发项目。

  这突如其来的科技洪流,使我想起了二十多年来的一个梦。

  我这个年纪的人,小时候看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许多老电影,不得不为演员的表演叫绝。而即使在二十多年前,即我的青春时代,那种朴素、庄重的人物,理智而有节制的表现,也几乎难在表现五六十年代社会生活的影视剧中出现了,连八十年代前中期的表演水平也远远不如。我不禁气闷,又突发奇想,如果那些五六十年代电影中的人物能按照生活的逻辑,经由我的“指挥”,把我心爱的反映五六十年代生活的小说表现出来,该有多好。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但今天不同了,AI使一切皆有可能。在我面前,放着一本破旧的长篇小说《马兰草》,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记载下来的真实故事。

  主人公是一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择膏壤恋荒砾,酷风烈日傲霜寒”,扎根于塞北之地的天涯芳草。里面的男女主人公,尤其穿着旧军装的历史系讲师柳彤,那种气质,总让我想起八一电影制片厂一位不知名的老演员王毅。而里面一位女性,其原型就是老电影《林家舖子》中演林老板女儿的那位演员。如果能由一日千里发展的AI技术让两位老演员动起来,表演出那个时代的爱情,知识分子的爱情,马兰草们的爱情,而小说中亙古荒原上的宁夏实景,以及女主人公养病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苏州,又由AI助于场景的辅助制作,再现出那种朴素深蕴的人情及可感可触的景观,那我的心花,就真要绽开来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