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口述影像研究会(HKADSA)今年五月在香港注册成立。该团体立足香港,围绕口述影像教学、研究、培训和推广,深耕口述影像学术研究,输送口述影像人才,提升公众对视障人士的关注,普及口述影像服务。香港口述影像研究会由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的鄢秀博士担任主席。
口述影像通过口语描述,将影像信息转换成口头文字符号,协助视障人士克服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影像障碍。简单来说,口述影像就是把“看见”的“说”出来。口述影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相比之下,香港在十多年前才开始意识到视障人士的这一需求。另外,香港高校很少开设口述影像的相关课程。
香港城市大学是华语地区极少数将口述影像融入课堂教学的高校之一。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及早接触这一新兴领域,并提高他们关心社会特殊需要人士的意识,近几年,鄢秀博士在她的口译课堂中增设了口述影像培训的内容。她建立了一个由视障人士与健视人士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制定出一套基于口述影像和口译共同特点的评估标准。不仅如此,他们还一同参与到学生的课堂作业评估,加入使用者的角度为学生的口述影像作品提供反馈。
为了增加学生的口述影像实践机会,鄢博士成立了口述影像俱乐部。近两年,他们同国内外大学及机构合作,开展工作坊和讲座,并为视障访客提供口述影像服务,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口述影像技巧真正运用于实践服务中。通过课堂教学和工作坊,师生对于口述影像的概况及其服务流程有了基本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鄢秀博士在香港口述影像研究会的筹备时期,就已经开始组织和践行口述影像服务了。例如,现场提供口述影像服务是第九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香港地区大赛的突出亮点。因此,本次大赛吸引了视障观众的参与。通过实时口述比赛现场的情况,团队帮助视障人士全面地享受大赛精彩。与会人士都深深体会到这是一项极具社会意义的语言服务。口述影像员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他们通过描述大赛场景,选手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服饰打扮,为视障观众提供了高品质的口述影像服务,得到观众的良好反馈。同学们表示,能够亲自参与口述影像的服务,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了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作出贡献。
相信香港口述影像研究会的正式成立,能够为香港口述影像的发展添砖加瓦,从而更好地为视障人士提供服务,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让香港成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