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什锦/过七夕\刘世河

2023-08-22 04:02: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吟诵着这优美的诗句,又一个七夕佳节,如期而至。

  举凡年节,往往大都承载着某种特定的文化传承,七夕亦然。七夕的由来虽然淒美,却无疑是所有传统节日中最柔情蜜意的一个。

  早在懵懂少年时,奶奶就不止一次地向我描述过那个经典的神话故事。有一年,听着听着,突然下起了绵绵细雨。奶奶说,这是牛郎织女积攒了一年之久的相思泪,落在未婚男女的身上,将来就一定能讨到那个生命中最有缘的伴儿。

  奶奶的说法其实与七夕的“乞巧”习俗有点类似。其实七夕的重头戏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因为传说中,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已形成,后来又跟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便越发地鲜活生动起来。仅乞巧用的针就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

  老家还有一种习俗叫丢针卜巧。就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盘水在太阳下暴晒,过一段时间后,空间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则是未能得巧。最有趣的当属窃听哭声之说,在夜阑人静之时,悄悄走近古井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后来才知道,其实七夕这天男子也是有事可做的。俗传农历七月七日乃魁星的生日,魁星主管人间文事,所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魁星也叫魁斗星,廿八宿中奎星的俗称,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乃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皆源于此故。

  既是节日,又岂能少了吃的。七夕的应节食品中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意指柔情蜜意)。《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食花样”。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银河虽宽,无非盈盈一水,两情相悦,又何须万语千言?被王母强行隔开的牛郎织女,虽有“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的悲怜,但也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地久长天。“终不羨人间,人间日似年”所以,他们并不在乎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尽管是一段淒美的爱情神话,但千百年来,两颗星的隔河守望,却正像凡俗间的婚姻坚守。我们不是神仙,所以我们做不到“终不羨人间”的那份洒脱,我们的爱情需要朝朝暮暮、岁岁年年的相守相伴,更离不开柴米油盐、儿女绕膝的烟火之欢。

  所以,在这个柔情蜜意的日子里,无论你是牵手多年的老夫老妻,还是初涉爱河的少女少男;无论是两鬓斑白的银婚夫妇,还是刚入围城的新婚燕尔,都不妨暂时停下匆匆脚步、忙碌身影,双双依偎于朗朗星空下深情对视,这时,你会惊喜地发现,活色生香的爱情原来一直都在我们身旁,时时刻刻,从未走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