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生在线/台风余波\鲁力

2023-09-11 04:02: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九月七日,台风“海葵”余波吹到香港,连降大雨,红隧、东隧均遭水淹,一度瘫痪。新界北严重水浸,港岛多处亦成“泽国”,多个港铁站瞬间变成“河流”。今年与台风的缠绵,令我不禁想起作家杨绛的一句话:“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台风更是其中翘楚,狂起狂落,搅动人心。

  在福州,台风“海葵”来了,挟着狂风暴雨。屋外,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天黑压压一片,大雨瓢泼而下,打在窗上噼啪不停。然而,一夜风雨之后,早晨起来一看,地下室也水高半米,外面也一片汪洋,比上次“杜苏芮”入闽更厉害。唐代诗人李峤诗云“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表达了对风的喜爱。但是,近年三次与台风的邂逅,却让我更多的萌生出对风的畏惧。

  与台风“杜苏芮”“海葵”的邂逅,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七月底,台风“杜苏芮”登陆福建后,给福州带来强降雨,城区多处被淹,内涝严重。狂风过后,雨整夜地下着。滂沱大雨像是肆意地在洗刷着天空,老天将一盆盆的水从天上倒下。早晨起来一看,滚滚而下的水珠汇聚成河,房子已被包围在一片汪洋之中。虽然地下室、车库已拦了防水闸,但是地下室里水深已五十厘米。于是,我与太太赶忙将五只狗转移到一楼客厅。然后,又冲下去垫高了冰箱、洗衣机,把几台电风扇、抽湿机搬到楼上。这时才能理解,成语中的“坚壁清野”是个什么意思。

  惊魂甫定,我坐在一楼沙发上喝了一杯水,打开微信一看:群里邻居一片哀号声,“我家地库进水了”“我刚把车从地库开出来”“地下室里的电器恐怕全泡汤了”“谁家有潜水泵快借我救急”……忙着借水泵排水,又将狗舍中的水扫出去后,才回到客厅休息。

  打开电视一看,五四路、五一路、福飞路、梅峰路等变成为河道,水中不时见到成排的汽车顶时隐时现。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有病人要送到省人民医院去看病,被消防员用冲锋舟送了进去。在风雨袭击一整天后,“杜苏芮”施施然离去,留下满城污水。之后两天,全市人就忙着一件事:排水。这次“海葵”引发的内涝更为严重,一个月在福州连遭两次风灾,让人对台风之威不得不服。

  另一次印象深刻的是:二○一七年八月,我在澳门出差期间,正好遇上台风“天鸽”,那次的经历也很夸张。我在酒店,窗外大雨瓢泼,天黑得吓人,风吹在窗户上啪啪作响。我有一种不祥之感,赶紧从床上爬起来,赶到买盒饭。只见挤满了人,大家都在抢盒饭。好不容易排到了我,只剩最后一个盒饭了。总算有饭吃了,我高兴地买了这盒饭,到电梯口准备回房时,突然停电了,只好黑乎乎地在电梯大堂呆等半小时。当后备电源打开后,电力太小,带不动电梯,只能保照明。于是,我只好走楼梯下到一楼,坐在“角子机”台上,打开饭盒,留下了在赌桌上吃盒饭的画面。

  近年来,在谈到天气时,“异常”这个词被提到的频率似乎越来越高。世界各地因海洋出现异常增温而频频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随着全球碳排放数量一直增加,“气候异常”似乎已成常态。我记得一个环保广告中,小朋友问:“妈妈,地球是不是生病了?”地球也是有生命的,台风是地球生病后发脾气的一种宣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