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黛西札记/当快递员开始写作\李梦

2023-09-21 04:02: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我在北京送快递》今年三月出版。

  近来通勤路上,常翻看的一本书,是《我在北京送快递》。作者胡安焉曾在多间快递公司担任派送员,辞职后,喜爱写作的他,在编辑朋友的鼓励下,执笔将自己多年工作的苦乐经历写成文章,起初在文学类网站发表,后来成书,获众多豆瓣网友关注,评分亦常年维持在八分之上。

  看胡安焉的文章,每每让我想起Maud Lewis等素人画家作品,都是真诚、直白,对于所见与所想丝毫没有遮掩或矫饰,完全地尽抒心意。大学毕业、初入社会的胡安焉,曾经在动漫杂志做过一段时间的编辑,因无法忍受编辑部过于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辞职后与友人合伙经营女装生意。竞争激烈、充满压抑与压力的女装批发市场,让胡安焉难以适应,索性再次离开,辗转多地,后来去到广东一间物流公司担任夜间理货员。

  十个多月的理货员工作,让他疲惫不堪,却也激发了他的写作灵感。《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成为他的初露锋芒之作,在其中,他务实、坦诚的写作风格正在养成。文笔细腻、观察敏锐,将社会底层打工人的生存现状、焦虑与梦想,不紧不慢地讲述出来,没有过度的悲喜忧乐,反而让读者心有戚戚。胡安焉书中人物,常常让我们有似曾相识之感,他们曾出现在何伟的《江城》和《寻路中国》中,也曾经出现在贾樟柯当年的电影里。此前,创作者更多的是旁观的、局外人的姿态,而在《我在北京送快递》中,局内人既是书中主角,也是叙述的主体。书中的“我”是一名快递派送员,穿行在繁华城市的大街小巷间,是主角,也是牵引,将不同背景、性格和命运的城市男女的故事串联起来。由此来看,这本书既是快递员自己的故事,又何尝不是道出了鲜活热辣的人间百态?

  阅读此书的经历,或许可以与观看日剧《深夜食堂》的经历对照来看。同样的城市繁华,同样的平凡男女一日三餐,同样隐藏在看似平静的叙述背后的寂寞和难以言说的忧伤。城市化的当下,众人群聚,一方面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务,而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日益疏远,人情日益隔膜。书中尽管不少不如意事,但作者收笔时仍温暖且乐观:与其沉溺在抱怨与焦虑中,倒不如,果敢走出去,直面生活的苦辣,以及每一个平凡却意味深长的瞬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