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英伦漫话/悬疑大师\江恒

2023-09-21 04:02: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电话谋杀案》是希区柯克经典作品之一。\剧照

  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有句名言,“生活除了呼吸,还有屏住呼吸”,可谓他悬疑电影作品的形象概括。早前文艺电影《我的名字是希区柯克》在英国公映,以希区柯克自我叙述的方式,让观众走进这位悬疑大师的电影世界。

  出生于英国的希区柯克作为电影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想要讲好他的故事并不容易,该片另辟蹊径,用演员扮演他本人并通过他之口进行自我剖析,同时利用大量电影剪辑和旁白,揭示他作品中的技巧和意义。用导演考辛斯的话说,演员的声音和样貌都模仿得维妙维肖,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真是希区柯克独自坐在爱德华七世时代的一间黑暗的客厅里,拿着他的磁带来制作这个剧本的。

  导演考辛斯将电影分解为六个主题:逃避、欲望、孤独、时间、高度和实现,涵盖了希区柯克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总共拍摄的五十多部电影。观众从中会看到人物逃离危险或不幸,其作为悬疑片的核心元素,在希区柯克电影中屡见不鲜。欲望则是渴望快乐或性冲动,在希区柯克特写镜头下,人物时常欣喜若狂地大声疾呼。此外还会看到孤独,尽管有时掺杂了与世隔绝,但这种孤独感似乎更多来自于希区柯克自己。

  英国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在《希区柯克传》一书中,引述希区柯克的老同事休姆.克罗宁回忆称,在希区柯克最后这几年的时光中,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悲伤又相当孤僻的人,我经常去看他,发现他在一个人偷偷哭。他说不仅是因为工作不顺利,还因为他已经不出门了。他看不到什么人,也没人邀请他去哪里。”其实这不正是他想要的吗?他从来不爱交际,除了和妻子阿尔玛之外,他从来没有和谁建立起长久的友谊。但因为他背叛了婚姻,阿尔玛现在只是他生活中一个悲伤的存在,所以他基本上是孤身一人了。

  然后就是时间,尤其是时间的流逝和与时间的赛跑,比如《惊魂记》中的珍妮特.利向推销员施压,要求其在汽车被识别之前将其部分交换;《电话谋杀案》中的雷.米兰德意识到他的手表已经停了,并拼命寻找一个空电话亭来拨打他致命的电话等。不得不说,类似的符号性隐喻,在希区柯克电影中被大量运用,最著名的就是鸟,他将鸟的嘶鸣和暴力死亡画上了等号。像是《谋杀》里的凶手在马戏团表演中穿着一身鸟的戏装;诺曼.贝茨办公室里的鸟类标本暗示了《惊魂记》中的死亡和腐坏;《讹诈》里,艾丽丝.怀特从凶杀案现场回来后,笼子里一只唧唧喳喳的鸟儿向她打招呼;《阴谋破坏》里的致命炸弹藏在装金丝雀的笼子里;《年轻姑娘》里一群水鸥尖叫着飞过尸体,等等。

  至于高度,是希区柯克对特殊镜头运用的热爱,例如《迷魂记》中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当然也包括他对色彩的痴迷,如同《希区柯克传》中所言,他不仅精心设计街道上汽车和看板的颜色,还安排好房间里灯罩和鲜花的配色,比如,淡蓝色和柠檬绿等冷色被用来传达理性和客观;黄色和红色这样的暖色则被用来暗示情绪波动和危险的来临。在《电话谋杀案》中,演员格蕾丝.凯利的衣服从红色变为橘色,最终又从灰色变为黑色,她的每一段情绪的波动都用颜色戏剧化地表现了一番。对于《西北偏北》的女主角,他想像了一件厚重的黑色丝绸鸡尾酒会礼裙,上面印着一朵朵酒红色的花朵,这出现在她欺骗加里.格兰特的场景中。

  在实现部分,观众会看到希区柯克表面上平静的家庭生活,实际上他却因非礼《艳贼》的女明星蒂比.海德莉而几乎毁掉声誉。最为人知的就是他扮演了一个觊觎女性并且进行肆无忌惮的性骚扰角色,直到他去世若干年后,海德莉在她出版的《蒂比回忆录》中,仍指控他当年如何行为不端,这也成为他抹不去的人生污点。

  除了考辛斯的这部文艺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特吕弗对希区柯克的采访,亦为观众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这一场著名的对话持续了数天时间,甚至被视为希区柯克的“遗嘱”。在对话中,希区柯克称不想太深入地探讨他拍某部电影、某个特定主题的动机或原因,他只对故事或情节感兴趣,正是这些激发了他的视觉想像力。按他的话说,一个擅长摹写静物的画家,不在乎笔下的苹果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他全神贯注于秩序、图案和对称,他电影里那些螺旋图案、阶梯、竖直的栏杆和百叶窗都证明了这一点。

  而希区柯克所做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取悦观众,就像他在一九七二年的一次采访中所说,“若要娱乐大众,开场便要抓住他们的兴趣”,可是“如何把胶水涂在观众的座位上”?胶水来自害怕、焦虑、恐惧、悬疑或好奇。为此,他在电影中设法把观众逼到一种无法忍受的紧张状态,某种程度上甚至达到了极致。

  正如美国学者托马斯.利奇所说,仅有故事是不够的,一部成功的希区柯克电影更像是一场游戏,而非一个故事。他通过他的客串,拟人化的镜头移动,显著的剪辑,好玩的障眼法,和聪明的开场场景,激活了这个游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