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东言西就/人类群星闪耀时\沈言

2023-09-22 04:02: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林欣浩著《一次读懂中国哲学:诸子百家闪耀时》。

  公元前八百年至公元前二百年之间,社会环境的动荡引发了精神领域的觉醒,东西方一众精神导师采用理智方式与道德方法,思考并解决人生终极意义和人类终极关怀等重大问题,诞生了中国的儒道法墨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标志着人类文明实现重大突破。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所谓的“轴心时代”,作为人类伟大思想的发端,不同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其思想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发挥基石作用,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生活。“轴心时代”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群星璀璨的大时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伟大精神导师集体亮相,以源源不绝的精神原动力,共同塑造了此后两千馀年的人类心灵。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恰与“轴心时代”重合。彼时,华夏夜空群星闪耀,作为道德大师的孔子是最明亮的一颗星,作为智慧大师的老子则是最耀眼的一颗星,除此之外,还有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庄子、列子,法家的管子、韩非子,墨家的墨子,纵横家的鬼谷子,兵家的孙子……现实世界诸侯争霸,精神世界百家争鸣,奏响中华文明的辉煌乐章。

  近来閒时翻书,不期然邂逅两种新品,皆与诸子百家相关。一为青少年读物《一次读懂中国哲学:诸子百家闪耀时》,作者以轻松笔法为诸子画像,诸如孔子是比一般人更接近“历史真相”的“圣人”,墨子是站在孔子对面的“平民代表”,孟子是用爱征服世界的“仁者”,老子则是“佛系”拯救者,视角十分新鲜有趣。该书用凡人可能想过却没能想透的三十一条问题,引领和陪伴读者穿越一千五百年,重回中国哲学现场,一次过总览古代主要哲学家的“生存智慧”。一为学术著作《国学溯源》,作者聚焦以儒道法墨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逐一分析孔子之仁、孟子之义、荀子之礼、老子之道、庄子之游、韩非之法、墨子之兼,展现中华文明在“轴心时代”所达至的高度,通过探寻和挖掘先秦思想文化资源,为现代社会和现实人生贡献传统智慧与力量。二书一谐一庄,一浅一深,穿插交互阅读,实属独特体验,自是兴味盎然。

  在《国学溯源》中,作者凭借深厚的研究功底,系统论述儒道法墨精义:儒家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揭示了人类生存的真理。道家是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叩问了自然界运行的规律。法家是法,“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提供了政治治理的有效模式。墨家是兼,“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反映了社会大众的平等诉求。

  书中不乏精辟之语。仰望诸子百家的天空,不同的星宿有着不同的光芒,譬如老子阴柔,信奉“上善若水”;孔子阳刚,主张君子“自强不息”。诸子思想各异却文化同源,使用同样的概念──“道”、“德”、“仁”、“义”、“圣人”和“君子”。对于“道”,老子视之为天下万事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视之为至理,“朝闻道,夕死可矣”;墨子常论“圣王之道”;孟子喜谈“圣人之道”;韩非著有《主道》;荀子则谓:“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

  至于何为世间“大道”?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墨家的“兼爱”、“非攻”……归根结底便是尊重一切生命的神圣权利,推己及人乃至齐物的“黄金规则”,超越诸子百家乃至全球不同文明的疆界,放诸四海而皆准。

  仰望星空,不禁想起奥地利犹太裔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所言:群星闪耀的某些时刻──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