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我完善/习惯,不靠热情\米哈

2023-09-27 04:02: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斯克兰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cranton)进行的一项著名调查发现,在二百多个受访者中,有高达百分之六十的人无法坚持他们新年时订下的年度计划。调查结果叫我惊讶,居然只是“百分之六十”?真的只是这么少吗?

  无论如何,百分之六十也是一个相当高的百分比,即在你与我之间,便有其中一个的我们,再加另一个部分的我们,无法养成新习惯。更糟糕的事实是,养成好习惯困难,而戒除坏习惯可以更困难。

  在《其实,你一直受习惯摆布:为什么只是改变习惯步骤,就能更有创意、成功塑身、工作有效率?》(Making Habits, Breaking Habits)一书,心理学家杰若米.丁恩(Jeremy Dean)指导我们如何改变习惯,而第一步要明白的是习惯的本质。

  习惯是一种反复出现的行为,往往没有多少意识上的意图。换言之,习惯是自动化的,即“对执行特定行动的无意识操作”,例如在进入房间时顺手打开灯光,又例如当有人向你扔球时,你自自然然(即在没有意识到正在发生什么事的情况下)伸手抓住它,抓不抓到是后话。

  丁恩写道,哪怕在我们清醒地生活时,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活动是由无意识驱动。在这自动驾驶模式之下,我们不完全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却惯性地持续行动,这些行动就是习惯。

  无意识的习惯,比我们可以想像的要多得多。举例,我们总在家庭聚会时,坐在妈妈的右侧,这是社交习惯;在会议上,我们一边听取简报,一边点头示意,这是工作习惯;又或像这刻的我一般,每写成三行文字,便会以左手提起咖啡啜一口。

  习惯,不靠热情,而是无意识的完成。这是习惯的习性,好让习惯可以持续进行。习惯,是重复的,而重复会减少热情。如果人们靠热情来驱动行为,行为便难以长期持续。因此,执行习惯的过程是毫无感情的,这让我们可以在不需要坚持的情况下坚持下去。但,这也增加了戒除坏习惯的难度。

  “意识到无意识是改变我们思维和行为的力量,这是改变的第一步。”丁恩如是说,而要动摇无意识的操作,还有数步:首先,你要确定你的动机。你需要一个“终极目标”来帮助你克服障碍。为了找出你的终极目标,你可以写下“WOOP”,即你的愿望(wish)、结果(outcome)、障碍(obstacle)和计划(plan)。

  下一步,你需要通过找到合适的“条件情况”去执行想养成习惯的行为。这是一种“如果x,则y”的想法。假设你想减肥,你大可以设下“如果我要下楼,则会走楼梯”、“如果到了晚饭后的时间,则不会打开介绍美食的视频”等等。

  最后的一步,是“重复你的行为,因为重复会导致自动化。”养成习惯是一回事,戒除习惯又是另一回(更困难的)事。丁恩写道,“习惯提供了一个安全区,但也是一种很难逃脱的笼子。”

  你是否曾经发现自己,每隔五分钟便去检查一次电邮信箱呢?然后,你会发现,收件箱根本没有有趣的东西,甚至没有新邮件。然而,在下一个五分钟,你还是会去检查一次收件箱。统计数字指出,这个重复而简单的动作,会吃掉我们超过四分之一的工作时数。

  这样的坏习惯,属于最愚蠢,或说最不值得的类型,因为即使没有获得奖励(连一封广告邮件也没有),你还是继续重复相同的行为,而仅仅因为你习惯于无报酬地这么做。那怎么办呢?

  再一次,你必须先有意识的去觉察到自己的坏习惯。好消息是,坏习惯往往比好习惯明显,显而易见,只是我们总是尝试去忽视它。接下来,还是老方法:自我控制。

  不过,丁恩的建议是:我们尝试自我控制,但同时接受自我控制的短暂失败。“自我控制就像一块肌肉”,训练可以让它变得更强大,而当你沮丧于又一次自我控制不果之时,请记住:这是训练的过程,而你的控制力将会越来越强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