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一碗麵的意义\黎 潮

2023-10-02 04:03: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就在昨日查看脸书时,发现一位久疏见面的朋友留下的讯息,内容是相约见面。“几时得閒食饭?”这个讯息是一周前传送给我的,我带着碰运气的心情回复,“明天。约你下昼一点。盛记,ok?”

  “ok。”他回复了我。或许是现在科技的进步使我生出错觉,怎么三言两语就可以让两个人从不知道哪里出发的地方,相约在另一个聚会点。对方是从天水围来的?还是坚尼地城?我并不知道,但我俩却无需过问似的,就可以出现在同一个地方。

  第二天,我俩如约而至,在沙田盛记各自点了碗麵。

  “最近过得怎么样?在哪里工作?有没有什么新目标?”寒暄几句,麵就到了,我看着麵,静静地看着。在中学,我俩不算熟悉,只是因为交换每天的功课项目而互相加了脸书好友,我不知道他住哪里,有没有兄弟姐妹,甚至不知道他为什么在这么久以后会想见我。

  碗里有几块牛腩,切成好几块小小的。我以前总觉得大块好,这样用料足,显得昂贵的价钱更加合理。“这里的牛腩切得比较碎小,我牙力不怎么好,反而觉得嚼起来过瘾。”他说。我点头回应,然后夹起一块牛腩,放进嘴里,想要作出附和他的表情,因为我不知道他现在的为人,也怕过于放松的状态会令他觉得唐突不安。牛腩好入味,吃起来又软又糯又香。

  吃麵的整套流程就是先喝一口汤,然后吃配料,最后尝面条。我总觉得面条要长长的才是完整的一根,不能中间断裂,不然就会有几条长的夹杂着一条短的,不好看不协调。所以我每次煮泡面,或者是超市买的上海面条,都轻拿轻放,生怕稍稍用力,麵就断开了。在我看来,麵要能用筷子夹得很高、很长才算是好面条。

  很快,麵就吃完了,话倒不如我预期的多。结账时,我俩亦无争先恐后地抢着付款,反倒是有默契似的,各付各的费用。我送他到火车站,途中亦无多话,就像两个陌生人一样,我仍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见我,他亦没有了解我的生活。

  他究竟为什么要约我见面呢?我又怎么会那么爽快地答允他?分别时,我们挥手道别,说一句客套的“下次再约”,我便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我站在原地看着他离开,我总是这样送别朋友,就算是坐巴士我先到站下车,我亦会站在落车点,看着友人在巴士上远去的身影,直到消失我才安心离开。有些朋友会回头望我,望到我依旧在挥动着手,也会冲我挥两下手。而有些朋友不会回头。那两者在我看来,都没有什么,只是前者会让我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暖意,可能是因为看见作为朋友的他,回应了我。

  一碗麵的时间本就不长,我俩也认识不久,聊天问候的内容也算是浅谈,但短的面条就不是麵吗?我反问自己,碎的牛腩就不会令我觉得好味吗?还是一块大牛腩会使我更加的快乐和满足?我也说不清。只是这位久疏见面的朋友,属于回头望我的那种。

  “下次再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