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的孤独,是毋庸置疑存在着的。一个人走着走着,走遍了千山万水,看惯了春花秋月,走到最后,难免会有孤独集结成群。只因为再强健的脚力,也拔不出尘世,再健全的心智,也避不开命运。
孤独是一个人心底打下的结,沉沦,感伤,却也清醒。那种日复一日弥漫的情绪,源于层层叠加的人生失落,它像一张阴云密布的幕,不可撩拨的网,压得人不堪重负,无力逃离,最后陷入的,是了无边际的孤寂。
《零余者》中,郁达夫说:“我完全是一个无用之人。”他的内心,对社会,对家庭,乃至自我,都怀着深深的、无以复加的失落。这种失落,茫然无际,无始无终,是对自身存在及人格映现的无情否定。这,就是缘于尘世的孤独。
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或者被遗弃,而是没有一个可以真情诉说的对象。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却有可能在不为人知的时候,偶尔作些长啸。
书斋生活寂寞孤独。因为思维世界的独舞者,大抵是孤独的。这样的人,乐于思考,忱于静悟;这样的人,对一件事的见解,往往独到而深刻。所谓高处不胜寒,大抵就是这样一种状况。他不想只为一己的心灵彻悟而活着,却很难融入喧嚣。他无须太多的理解和应和,也不刻意奢望可怜的一致和相通。因为他明白,越是纷繁成空,越是孤独丰盈。独处时,孤独仅仅止于孤独,没有茫然。
爱情失落教人心生孤独。没有爱的灵魂不仅孤独,而且孤苦。任何人,都渴望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内心深处充满对爱的仰望和尊崇。再博大的心胸,在爱的桎梏里,都常是自私的。尘世之所以值得眷恋,就是因为有爱的存在。爱一旦失落,孤独便会油然而生,一份执拗的爱,一旦远去,常常教人陷入万般皆空、生无可恋之境地。
缺少温暖令人感觉孤独。温暖有如阳光,照拂在身上,让幸福留在心底。缺少温暖,眼中看不到色彩,耳中听不到音乐,嘴里嚼不出滋味。活在温暖之外的人,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里,以淡然对抗清冷,以孤独诠释孤独。这样的人,注定拥有超然于尘世之上的心境,拥有远离俗世的浮华的追寻。
孤独是一种心灵的契约,是甘于抱缺守真的一个故事,是融于世俗却又能脱尘而出的姿态。
孤独是生命潜在的守望,当心中所有美好的情感,经过岁月的积澱,得已绽放出惊世骇俗的花朵时,孤独也就不成其为孤独。一切,都如风清气爽般美好,一切,皆有吐故纳新的释然。
孤独的人,内心充斥着挤扎的呐喊,强劲的声浪,潮涌的旋律,只是,无处宣泄。这种压抑的人生情势,其可怕的一面,足以让一个人心志破败,斗志消散,阴郁丛生,生机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