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看画也看历史\陈德锦

2023-11-14 04:03: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艺术馆正在举行“提香与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乌菲兹美术馆珍藏展”。

  近日看威尼斯派画展,想起年轻时曾修读“西方艺术欣赏”课。这个课由知名画家陈学书先生讲授。每周两小时的通识班,不必测考,一半时间用作艺术欣赏。虽然同学大多跑了去吃午饭或忙别的事情,我也不例外,但总会找些时间重温老师所介绍的作品。

  那时别说真迹或覆制品,在图书馆找到的彩印画集仍不算充足。但我无意作画,反而想多了解画家的创作背景,因此买了陈先生推荐的《西洋美术史》作参考。唐德鑑这部美术史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虽也略及毕加索、蒙特里安等现代画家,但毕竟偏重古典主义和写实派,对现代艺术似不予肯首。书内的附图亦全为黑白,不能即时欣赏色彩之美。对各时期、地区、画派的讨论可谓详细,但当时也就有一点“无从着眼”的空泛感。

  八十年代后,各地美术馆的藏品陆续出现于本地展馆,印刷精美的画册随便可购买,但那种对真迹的好奇心也日渐减退。为何?那不满足感正可浓缩为一句“诸美皆备,只欠具体。”

  画作、雕像、建筑,本非为放置于美术馆内而创作的。它们或悬挂于贵族名流的宅邸,或布置于教堂或会堂,或竖立于大道和公园,既写真又似幻想,能谄媚也能讽喻,不但感人还可进财,而始终与公众世界民众意识不可分割。艺术品,即使怎样疏离于群众,也必然与当时社会共存过一段时日,有它们的意义和品位,而往昔社会及其变迁又与今日世界不可分割。

  这使我回头明白《西洋美术史》何以强调历史脉络。论及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唐德鑑指出:“这里的富裕市民过着豪华的生活,追寻世间各种赏心乐事……威尼斯位于海滨,浓厚的水气使日出和日落的景色特别多彩壮丽……从东方输入的色彩鲜艳的珐瑯、珠宝首饰和纺织品极为当地人所喜爱……”无论上下阶层的人都喜爱色彩,画家也特别讲究色彩的渲染。我们不能回到那年代和那环境,却可以体会,把平面色彩看得更立体些。

  所以要单单研究色彩、线条、透视,一部绘画初阶已够了,不必看史。但要了解“威尼斯画派”,就不能不知那时的社会背景,为何提香(Titian)的《花神》只见金光逼人而不觉得模特儿胖乎乎?为何丁托列托(Tintoretto)后期的人物线条拉长了而显得骚动而紧张?为何巴萨诺(Bassano)的圣经故事色彩淡薄得像乡村景致?“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过,有书本的提示,看画便多了一分历史的深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