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英伦漫话/别样人生\江 恒

2024-08-22 05:02:0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电影《巴尔的摩》以北爱尔兰为背景。\资料图片

  今年三月,一部以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巴尔的摩》在英国上映,对于年轻人来说,影片离奇的情节令人难以置信,但对于年长者,勾起的却是五味杂陈的回忆。

  该片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爱尔兰的动荡岁月为背景,女主角的原型是英国贵族富家女罗丝.达格代尔,她生性叛逆,不仅加入武装组织爱尔兰共和军,还参与爆炸英军基地的行动,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为使电影贴近真相,导演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入调查,力争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并细腻地刻画她那复杂矛盾的心路历程。尽管剧情跌宕起伏,但现实中达格代尔的人生远比电影精彩,她的一些所作所为至今仍缺乏合理解释。

  一九四一年,达格代尔出生于英国德文郡一座占地六百英亩的大庄园,她的父亲埃里克.达格代尔贵族出身,是伦敦劳合社的股东,她的母亲卡罗尔就读于斯莱德艺术学院,与作家兼文学评论家丽贝卡.韦斯特是密友。由于家境富裕,她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尽管如此,逐渐长大的她展现出叛逆性格,开始厌倦这种有钱人的生活。一九五八年,十七岁的达格代尔被选中觐见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并行屈膝礼,但她很不情愿,最终与父母达成协议,条件是同意她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哲学、政治和经济专业。六十年后,她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这是一个可怕的交易,“你被当作商品出售”。

  正是在牛津大学,达格代尔接受了左翼政治并首次成为新闻头条。一九六一年,她和另一名学生女扮男装,混入当时仅允许男性参加的牛津联盟辩论社,由此引发的女权主义浪潮,使该禁令于一九六三年终结。毕业后,她在美国获得哲学硕士学位,论文是关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哲学家之一的维特根斯坦,并在伦敦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之后动荡的年代,她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还卖掉自己的房子(今天估值超过一百万英镑),连同继承的财富全数捐给了伦敦的穷人。在她去古巴旅行时,结识了英国左翼工会组织者沃利.希顿,后者鼓励她走上支持北爱尔兰独立的武装斗争之路。她参与的一系列行动包括:劫持一架直升机向北爱尔兰英军基地投下炸弹装置;在格莱纳军营外引爆威力强大的新型炸药,造成十馀名英军士兵伤亡;炸毁伦敦波罗的海交易所及周围建筑物,造成三人死亡及八亿英镑损失等。

  到了一九七三年,达格代尔和伙伴从她父母的德文郡家中偷走了价值八万英镑的珍贵画作和艺术品,所得款项交给了爱尔兰共和军。被捕后,她在审问中告诉父亲:“我讨厌你所代表的一切。”她最终被判处两年缓刑。就在一年后,她和伙伴再次闯入前保守党议员、南非矿业继承人贝特爵士的豪华宅邸,盗走鲁本斯、庚斯博罗等人的十九幅名画,当中包括神秘大师约翰内斯.维梅尔的《与女仆写信的女士》,总价值约一点二亿欧元。

  然而,达格代尔盗取名画并索取五十万英镑赎金,却是为换取释放在押的六名爱尔兰共和军成员。隔月她便被捕,所有名画作均被追回,她亦被判处九年徒刑。服完刑期后,达格代尔继续从事武装斗争,再被判处二十年徒刑。她在被告席上,曾大声称呼英国为“肮脏的敌人”,并向公众席握紧拳头敬礼。值得一提的是,出狱后的达格代尔已步入老年,但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加入了义务警察机构的反毒品组织,协助打击日益猖獗的毒品犯罪,不可思议地完成了身份转换。就在电影《巴尔的摩》上映前半年,她悄然离世。

  达格代尔作为英国和爱尔兰曾经的头号通缉犯,多年来,人们一直想知道这位出身优越、智力超群的女性何以走上不寻常的人生道路。英国作家奥德里斯科尔在一本达格代尔的传记中总结,这与她成长的时代有关,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欧洲活跃的革命团体,比如德国的红军支队或意大利的红色旅,极大地激励了她,促成了她坚定的政治信仰。与此同时,一九七二年北爱尔兰的“血腥星期日”,是她从左翼活动家转变为暴力革命者的转折点。据目击者回忆,从电视新闻上看到事件的达格代尔誓言,要将爱尔兰人民“从英帝国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不过,最难探究的还是达格代尔的内心世界。电影《巴尔的摩》的导演曾说,我们被达格代尔的内心所吸引,因为我们坚信她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思想家。即使在年老时,她仍展现出对其所追求事业的全力以赴的奉献精神。她通过改变自己的身份,走上别样的人生之路。恰如奥德里斯科尔的传记书名──《女继承人、反抗军、义务警察和炸弹客:罗丝.达格代尔的不凡人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