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仙女潭一景。\作者供图
仙女潭,秀丽出尘,灵气流动,然而俗世未识,故而游客稀疏,凡尘未侵,喧嚣少闻。
高铁载我们到江西南昌,行行重行行,第四天旅游车驶到大茅山梧风洞。梧风洞不是山洞而是群山环抱的峡谷,旅游专用的登山小车沿山路盘旋。坡度陡峻,越高越觉清凉,秋日凉而不寒。小车无门无窗,增加了人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山林清逸,草木清香沁透在空气里,城市人此刻肺叶舒张,神清气爽。路的两旁树木不尽,漫山翠色,深深浅浅,怡养眼目,未抵仙潭,眉睫已差点儿染上黛色。山势蜿蜒,忘路之远近,车子终于停下,走进峡谷得步下石阶数十,寻幽探微,仙女潭原来藏在峡谷里。
幽谷甚小,布局极美,美得令人屏息敛气。仙女潭是武侠小说里的场景,眼前恍惚一对少年师兄妹石上瀑旁凌空翻身,练功舞剑。峡谷不深,谷底不阔,但见溪流从山石交错之间曲折而来,忽遇断石,无所依托,陡然直坠,乃成小瀑。水落溪床,本往低流,不意十馀呎外一侧巨石横亙,另侧石块相叠,刚巧池塘一样围溪抱水,聚水成潭。水积聚多了,便越过石块穿过石隙往前流去,于是潭水常鲜溪水长流。
眼前之景,山、谷、树、石、瀑、潭、溪,局部看来,并无足以惊艳之处,奇怪是组合起来竟然美得到令人叹绝。以潭为名,则水是主角,水来自瀑,秋日雨水不多,水量仍算丰沛,然而不论长阔皆又窄又短,仅得六、七呎,张开双手几乎可以把瀑布抱住。瀑布纵使小巧,可是姿态灵动,落水时激起点点飞沫与淙淙水声,于是幽谷有声静中有动。潭小且浅,一望见底,不见沙泥只见卵石,飞瀑流泉注其中,树木倒影浮其上,于是一潭碧色,粼粼漾漾。
瀑,无澎湃水势;潭,无千呎之深;溪,无激湍之流;石,无嶙峋之态,都给溪水打磨得光滑圆润,唯巨石方而平,正好供游人三五立石顾盼,举相机留影。瀑以雄奇壮观为美,此潭却轻灵恬静,阴柔秀美如欧阳修的古文。水声清越,泠泠作响,山谷幽逸,仙女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