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微风还带着些许寒意,仲安登上了远行的列车,穿过山川与河流,奔赴那座熟悉的城市。只为老早与恩嘉定好相见的日子就在眼前,此刻心中盈满了期待与欢喜。
翌日晌午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通透的光影,他们在一家小而温馨的老饭店里相对而坐。木质桌椅散发着淡淡的松香,桌上摆着几碟精致的小菜。席间话题如溪水般流淌,从南方维港的蓝天,到申沪长兴岛的原野;从春节在中西融和之城的习俗,到家乡节日传统的惬意,笑声在空气中轻轻迴荡,仿佛连时间都放慢了脚步。
餐后,他们漫步在城市的街道与小弄堂间。老旧的砖墙爬满了岁月的痕迹,巷角的风铃偶尔被风拂动,发出清脆的叮咚声。太阳终于拨开了厚重的云层,洒下温暖的光辉,映照在他们的肩头与髮梢。她的笑容在阳光下格外明亮,而他则默默将这一刻嵌入心底。时间如指尖的细沙,悄然流逝。尽管相聚短暂,却仿佛比岁月更加绵长。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带着温暖的芬芳,深深烙印在彼此的记忆中。分别时,他回头望了一眼,阳光依旧洒在那条小弄堂,而她站在光影中微笑不语。沪港遥遥,相隔千里,三年飞鸿传情,信中人竟然就在面前,所有的美好都已成真……
往事回首一甲子,如今天上人间两相隔,或许只能寄书天国,或许相见在梦中。看着那些已泛黄的旧信纸,钢笔水墨有些已模糊地化开。幸好,还有一本本深藏柜内的日记簿,字里行间满载着相思与期许。偶尔发现某本日记簿内夹着一张黑白照片,背面是秀丽工整之颜体字,仲安、恩嘉,一九六五年,上海。仔细端视着相片的我,不觉小儿已走进书房。“恩嘉?啊!嫲嫲?原来嫲嫲后生时咁靓㗎!”小学五年级的他,竟然也有不错的审美眼光。我笑而不语,心想你这个小淘气,下次见到祖母可能又要“卖口乖”逗祖母开心了……
再遇初春,眼前的人与景,心中的事与情,犹如寒冬深山厚厚的堆雪,待到春天总会融化的。记忆也一样,总有一天也会消褪的。正因如此,趁着还有今天,好好地把美好记载下来,定格封存这六十年前属于仲安与恩嘉的那一个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