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缤纷华夏/天眼仰看天外天\周蜜蜜

2025-05-09 05:02: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晨光初露时分,我们驱车驶入黔南群山腹地。蜿蜒的山路如巨龙盘旋,两侧喀斯特峰丛拔地而起,犹如远古巨人布下的石阵。穿过刻着“天眼胜境”的巍峨山门,平塘天文小镇的银白色建筑群豁然眼前,科幻感的流线造型与布依族传统纹样奇妙交融。  

  沿着螺旋状的登山步道攀行,两百级青石阶在苍翠植被间若隐若现。扶着铸有星座图案的铜栏杆拾级而上,耳畔渐闻山风呼啸,似宇宙深处传来的电磁波絮语。转过最后一道岩壁,五百米口径的“天眼”突然撞入视野──银灰色的巨型天网自天坑中磅礴升起,四千四百五十块三角形反射面板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宛如大地向宇宙睁开的瞳孔。  

  站在悬空了望台,山风猎猎卷起衣襟。这口“大锅”竟能捕捉一百三十七亿光年外的脉冲星信号,其测量精度相当于在月球上分辨蚂蚁爬行。导游指着远处的馈源舱解释:“六根钢索控制着三十吨重的接收器,定位精度达毫米级,比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灵敏二点五倍。”语调里满是掩不住的自豪。  

  忽然云开雾散,湛蓝天穹倒映在巨型镜面上,整个装置顿时化作通往宇宙的时空之门。恍惚间,我见证了科研人员如何用二十二年青春,在穷山僻壤铸就这座现代“观星台”。那些在面板上爬行的检修人员,恰似《星际穿越》里穿越维度的探险者。  

  从山上下来,天文体验馆的球幕影院为参观者播放《深空之眼》。当模拟的射电波转换成空灵音效,我终于懂得为何人们称FAST是“听天者”。回望群山环抱的银色巨轮,忽然了悟:这望向苍穹的国之重器,何尝不是照见人类未来的明镜?天外之天虽遥,求索之路永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