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档香港出品的饮食节目在多伦多上映,节目名称直截了当叫《饮茶》。
三位主持人,穿梭香港和广州有代表性酒楼,访问多位名厨,探讨大众喜欢的经典点心,显示其来龙去脉和创新花样。枱面上热气腾腾、卖相诱人的点心,令人如闻其味,享其香。
饮茶,是粤式饮食文化之一,源于广州,后流传到香港以及世界各地。在香港,已然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一部分。有客自远方来,请其饮茶或许是热情款待第一步。
记得当年从汕头第一次踏足香港,住在妹妹家里。隔天一早,她招呼我们“去饮茶”。我以为仍是与潮汕地区一样,早上空腹喝工夫茶,心想,不是在家煲水喝茶吗,怎么要外出?到了酒楼,才知“饮茶”也是吃“点心”,而且重点是后者。
到多伦多后,有老移民友人请饮茶,我已知是品尝点心的聚会了。那时华人不多,大部分来自四邑等地,也带着故土的传统习俗,见面常说“得閒饮茶”。
几间不大的中式酒楼,集中在唐人街。要饮茶,需开车或乘地铁、巴士前往。虽如此,人们仍乐意,毕竟这是异国他乡,能在充满乡音乡情的环境中品味家乡美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已是一种难得的愉悦。
转眼几十年过去。随着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华人移民人数急剧增加,唐人街的餐厅酒楼已明显满足不了华人的需求,新的酒楼应运而生,走出唐人街,且越“走”越远,包括毗邻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装潢愈见华丽,点心水准步步高,因为经营者和主厨多来自香港、广州和顺德等地,有丰富经验和水平。
大多数酒楼的点心花式,是传统加创新,除了怀旧的虾饺、烧卖、叉烧包等以外,也多了不少时尚精致品种,如法式鹅肝鲜虾饺,鱼子烧卖王,原隻鲍鱼灌汤饺……还把豆苗等绿色蔬菜也加入点心中,让人吃得美味又健康。
多伦多是多元文化城市,同是华人,却来自内地不同省份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地,其他族裔更是来自五大洲,习俗和传统文化不同,但在饮食文化的催化下,互相尊重交流。粤式的饮茶,可说是其中的佼佼者,试过的人,无不啧啧称赞,留下深刻印象。
两个儿媳妇都是英裔。自从她俩到我们家,第一次在多伦多酒楼和我们一起Yum Cha(饮茶)以后,十分喜爱,说Dim Sum(点心)味美、品种多,又可自由选择,既享受,又有趣。
有一次,大儿子小俩口从网上知道市中心一间知名酒店特聘华裔大厨,增设中餐部,其港式点心出品大受美食家和老饕赞扬,特地约我们一起去品尝。果然不负众望,大厅布置华丽、餐具优雅,点心小巧玲珑,色香味俱全,令中西食客口颊留香。
有人赞叹,如今多伦多大酒楼的点心可媲美香港。无可否认,多伦多酒楼多,点心水准不俗,既是食客之福,也是粤式饮食文化在海外传播和发扬光大。在饮茶时间的酒楼,座无虚席。不同肤色面孔互相映照,粤语、普通话和英语等多种语言交相融合,欢声笑语,汇成一支热闹温馨的生活“交响曲”。
粤式饮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早已走出地域,跨越国界,在世人面前闪烁亮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