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生在线/蚂蚱一样的人生(上)\邓同学

2025-09-18 05:02: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这不,我偏偏遇到了意外,患上了可怕的癌——舌鳞。我每隔二十一天要去做一次化疗,成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常客”。

  化疗时的疼痛我倒不怕,反而是白天的喧嚣之后,到了晚上病房里就安静了许多,那种对死亡的巨大的恐惧感时时刻刻在啃噬着我的心。患者睡了,陪护也要睡觉,有的陪护睡在病房的走廊里,下面铺个垫子,有的从家里带个折叠床,有的陪护就和患者挤在一个床上。住院,男男女女住在一起,就像一家人,相互关照倒也温馨。有帮忙关照输水管下完了没有的,有帮助打饭的,有拿食物让大家分享的,结果让了一屋子人没有人接。睡前,相互搭讪,认识。有人悄悄地打听,你家哪里的?有人分享患者的心得体会,要树立信心,战胜病魔,也有人分享医保报销政策,农村的可以二次报销,贫困户看病不花钱,有人来医院二十多次,从不要家人来陪,让大家羨慕。我遇到驻马店一个叫周长友的病友,他说,他来过三十多次了,都是自己来,不要陪护。两年前,他患了胃癌,做了切除手术。后来转移,到了肝上。他非常乐观,在病房里有说有笑。他向大家讲述如何办理转院,如何免化疗起步线,如何二次报销。出院后,能救助的部门多着哩,民政呀,工会呀,红十字会呀,等等。也有讨论高考政策的,说起来大家都是很有发言权的。说起985、211,一套一套的,邻居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就如自己家孩子一样自豪。医生每天查房,大家都是盼望着医生多关照关照自己。谁愿意生病住院呢?都是得了病,没有办法的事。大家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患者家属陪同,是一个存在的现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因为口腔有炎症,疼得我吃不下饭,嚥东西困难。妻子便将食物打碎成糊糊,我勉强能吃下去。没有妻子,我吃什么呀?去医院外面路边地摊上吃饭,妻子问我吃什么。能吃什么呢?只有稀粥。妻子说,吃饺子或馄饨吧,加个鸡腿,能有点营养。果然,馄饨打碎后,喝着味道不错。这样,我能吃下一碗馄饨,有时还要加面汤。我知道,大快朵颐是不可能的了。要是好好的,吃嘛嘛香,多好。

  妻子有个爱唠叨的毛病,什么事没完没了地唠叨。她一遍又一遍地絮叨,今天想吃点什么呢?水饺还是面条?馄饨还是米粥?在哪里吃,是楼下餐厅还是路边摊?我刚好在思考一个问题,被她问得思绪全无,就不耐烦地说,不吃了,不吃了。惹她生气,过后,我又非常后悔,为什么给妻子发火呢?她也是为了我呀。但是,妻子并不生气,而是向我道歉,说她错了,要我不要生气。妻子说,我是个病人,要我原谅她。有一次,买了水饺,我想吃烧茄子,妻子就又买了一个茄子,带一份大米,加上她的一份蒸面条,一个鸡蛋汤,四个人也吃不完,我问,为什么买这么多?妻子说,恐怕不够你吃呀。特别是每天晚上,妻子监督我吃药后洗澡或洗脚。给我备好温水,看着我把药吃下去。她端来洗脚水,先洗脸,而后洗脚,不管有没有旁人,她都要给我洗。唉,多好的女人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