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元阳,看了梯田。
那是个美丽的景观。在云南边疆哀牢山南段,在茫茫森林掩映中,在漫漫云海覆盖下,百万亩梯田与地势地貌、生态环境、民族建筑完美结合,四时四季不同风光,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百变梯田”的奇妙景观,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
那是个生命的载体。十九万亩元阳梯田仍在养育着全县三十六万农业人口,六千四百多公顷森林仍在供给全县生活和农田用水,四千六百五十三条水沟幹渠仍在日夜灌溉,千年至今一直是哈尼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那是个伟大的创造。在长达一千三百年间,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高度智慧、巧适环境,坚韧不拔、世代挖筑,从山脚延伸至海拔二千多米的高山之巅,顽强开垦出蜿蜒千壑万岭的绵绵梯田,有座山坡多达三千七百级,创造出一部刻在大地上的巨型文明史书。
那是个科学的系统。村寨上方矗立着茂密的森林,下方密布着层叠的梯田,形成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缺一不可的生态系统,至今仍种植着适于当地环境生长的千年红米稻种,沿用着古老的“木刻分水法”“自然冲肥法”,保证每块梯田得到充分的水量和肥料供给……
哈尼梯田,作为人类共享的独特农耕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很多。
对这块文明的活化石,应当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
赓续不断,当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