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熟皮”乎“受壁”\杨小波

2025-11-17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常去散步的顺城公园,是紧挨且并行于北京西二环的条带状公园,长度限在阜成门桥至官园桥之间。南北走向行至正中,恰被一条东去横街拦腰断为两截。这条横街叫受壁街。

  在丁字路口,街南立一块白底红字、东西指向的路牌“受壁街”,街北镶一块精致的咖色铜板,板右侧竖写“受壁街”三个白色大字,左侧横写三行白色小字,介绍街名由来:“西四北四条全长五百零三米。明代称熟皮胡同,因当时有熟皮作坊在此而得名。因熟製皮料臭气四溢,后又称臭皮胡同。一九一一年后以谐音改称受壁胡同……”

  看明白了。先搁置新建的“受壁街”与原“受壁胡同”地理关联,感兴趣的是地名由“熟皮”到“受壁”的改变。“熟皮”者,把剥下的牛羊或其他动物皮子进行鞣制,使其变得洁白柔软美观而富有弹性、适宜长期存放,此乃草原游牧民族熟稔的古老工艺;“受壁”者,《史记.项羽本纪》描写鸿门宴片段有云:“项王则受壁,置于坐上”。背景是:当年刘邦先入关中,项羽设鸿门宴试探,刘邦宴后献璧示弱,以消除项羽戒心,项羽接受玉璧,随手放置于旁座之上。  

  以“谐音”而改地名,马上又想到另二处:    

  一处是教育部近旁的“辟才胡同”。它原名“劈柴胡同”,明清时期,该地区邻近为皇宫储存和加工木材的大木厂,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劈柴集市,聚集了大量以劈柴为生的居民,因此得名。一九○五年教育家臧佑宸在此创办京师私立第一两等小学堂,取“劈柴”的谐音“辟才”,寓意“开辟人才”,不仅重塑了胡同名称,也标志着北京新式教育的开端。

  另一处是曾数年居住、位于东长安街北侧的“大羊宜宾胡同”。据说,因胡同形似羊尾,曾名“羊尾巴胡同”;又因居住过一位郡王女儿的杨姓丈夫,又曾名“杨仪宾胡同”。“仪宾”,何也?又据引《燕都丛考》记载,明皇室贵族的女儿分为三等:皇帝的女儿为公主,亲王的女儿称郡主,郡王的女儿称县主。相应地,公主的丈夫称驸马,郡主的丈夫称郡马,县主的丈夫称仪宾。最终,该胡同又更改定名为“大羊宜宾胡同”。      

  琢磨琢磨,这几处谐音地名的改变,似乎都循着一条文化、雅化、时代化的道儿在走,而且,许多地名的改变,都发生在辛亥革命前后。

  俗则俗矣,雅则雅矣。  

  小则小矣,大则大矣。    

  静则静矣,动则动矣。  

  定则定矣,惊则惊矣。

  北京的地名,林林总总。历经世事:物非人是,物是人非,物非人非,都有。变与不变的音,变与不变的字,皆在。变与不变,尽在其中。  

  它们都印记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存在,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变迁。

  当然,总的看:  

  不变,是相对的;变,还是绝对的吧。  

  一切,仍都在变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