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文学作为增补物/米 哈

2018-07-12 03:17:13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随着年纪增长,家中的增补物(supplement)越来越多,钙片、鱼油、银杏精华,还有各式各样的维他命,一樽樽的堆了个小山丘。据说,这些增补物能够满足身体更全面的营养需要,就是维持健康的必需品。那麼,增补物究竟是一种额外,还是一种至关重要呢?

  这富有矛盾性的问题,当然不是我此等凡夫俗子想得出来的,这可是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德希达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补充(supplement),看似是主要以外的次要,就像一篇文章结尾的附件,但德希达质疑,如果补充是次要的话,它本身就不应该存在了,补充作为增补的本质,就是那主体没办法完成的种种,就像附件之必要,在於它告诉你内文没办法完成的内容。换言之,补充直接指出了主体的缺陷,并填补之,以达到一种完整。因此,补充与主体,其实没有主次之分。

  这个关於补充的思考,让我想起文学的本质。有说文学一直存在於知识系统的边缘位置,而知识的中心则随着时代的进展,先後给哲学、神学、科学佔据。文学的边缘位置传统,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间,柏拉国便提出要将“诗人”逐出他心目中的理想国。

  不得不提的是,柏拉图之所以要流放诗人,正正是他肯定诗人透过语言而牵动情感之能力。他害怕诗人的感染力会损害理想国的理性基础。然而,时至今日,我们都知道理性再不是人类文明的全部,情感、身体,以至潜意识,都是我们重要的知性来源。

  无论於学院,以至於社会,文学的边缘位置,彷彿显而易见。但,哪怕文学真的身在边缘,其本质,就像德希达所言之补充,是必不可少的。文学的次要,或许在於它的缺席不至於令人无法存活下去,但文学的重要,在於它以想像与创意拉阔语言文明的力量。没有了文学,我们还能勉强活下去,但有了文学这个增补物,我们活得更健康、更圆满。

责任编辑:takung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